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孙嵩见状大惊,急忙组织反击,却被韩信所率旧燕骑兵截断退路。
四、三面合围,大破北魏
此战持续至黎明,北魏军因粮草被毁、士气低落,加之多处受袭,终难抵挡。赵信、韩信、林豹三路夹击,将敌军逼入汾水岸边。长孙嵩无奈,只得率残部突围,但半数士兵溺亡或投降。此役,北魏损失近五千人,粮草尽毁,元气大伤。赵信站在战场中央,望着满地狼藉,缓缓说道:
“这一战,我们赢了。”
“但真正的对手,还在后面。”
五、尾声:威震中原,群雄侧目
汾水合围一战,震动天下。
北魏朝堂震惊,拓跋珪怒斥长孙嵩无能;
刘裕得知后,遣使送来贺信:“赵将军真乃国士也!”
高湖更是在弘农设宴庆功,称赵信为“关中龙虎”;
中原各地豪强纷纷遣使来投,愿为其效命;
赵信自此真正跻身天下诸侯之列,成为足以左右天下格局的重要力量。而他的目光,也已越过汾水,投向更远的东方——
洛阳、许昌、甚至……建康。
【局势背景】
公元411年,春。“汾水合围”一战之后,赵信声威大震,不仅稳固了蒲坂防线,更在河东站稳脚跟。北魏虽未彻底退兵,但短期内无力再战;旧燕残部与赵信合作加深,形成稳定的同盟关系;刘裕则继续巩固南方统治,暗中观察中原局势。此时,洛阳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这座昔日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地处中原腹地,控扼南北要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目前由原东晋将领司马休之驻守,兵力约八千人,名义上效忠建康朝廷,实则自成一系。赵信深知,若能拿下洛阳,便可在中原建立稳固据点,进一步拓展影响力。于是,他决定——
亲率大军,直取洛阳!
一、出征前夜,谋定而后动
赵信召集诸将,在蒲坂军帐内召开战前会议。
林豹主张速战速决;
李肃建议联络当地豪强为内应;
韩信则提出:“洛阳城墙高厚,不宜强攻。”
“若能诱敌出城,于野外交战,则胜算更大。”
赵信沉思片刻,点头赞同:
“我们不求一战而下,而是要稳扎稳打。”
“先遣使者入洛,虚与委蛇,同时暗中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