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是哪个文明“全忘了”或者“全记住”超过三年,就得强制干预。
之前历史学家协会想把没缓冲过的瘟疫原始记忆塞进教科书,那痛苦指数都到98了。
委员会最后说,必须标上“痛苦指数”,还得给个缓冲过的版本当备选。
最让人觉得暖心的是“记忆可视化界面”。
包裹外面飘着光带,灰色的是剥掉的那些过度痛苦,金色的是留下的教训,俩在缓冲带里绕成螺旋往上爬的纹路。
灵媒者月说:“就跟DNA双螺旋似的,遗忘和铭记不是对着干的,是互补的生命密码。”
记忆缓冲带刚过半年,星网的首席生物学家就发现了个让全宇宙都惊掉下巴的事儿:缓冲带边上进化出一种新生命,叫“双色记忆蝶”。
这小东西长得就透着平衡劲儿。
幼虫的时候,吃遗忘核心的灰色能量,身子是半透明的灰,翅膀上就隐约有点事儿的轮廓;
成虫了,改吃星网的金色铭记能量,身子变成金色,翅膀上就能看清教训的脉络了。
它们每天黎明从遗忘核心往星网飞,像是“带着遗忘的轻快”;黄昏又飞回来,像是“带着铭记的厚重”。
有了记忆蝶,就有了“记忆交换计划”。
在平衡委员会张罗下,哪个文明想换记忆都能申请——把自己缓冲过的痛苦记忆拿出来,换别的文明成长的经验。
泽塔星系掺和进来这事儿,算得上是个里程碑。
他们用缓冲过的瘟疫记忆,换了无连接之墟的“静默专注法”。
三个月后,泽塔星系搞医疗研究的效率快了58%,无连接之墟那边也冒出了“创造性静默”艺术——在完全安静的时候画记忆蝶,还把星网的金色光带掺了进去。
林野站在记忆缓冲带的观测台上,看着无数记忆蝶凑成的双色光带在天上流,他说:“这才是陆川想的那种连接。不是把不一样的地方抹掉,是让这些不一样流动起来。”
记忆平衡委员会的会议记录,成了研究“遗忘和铭记怎么平衡着动”的宝贝。
里面三个典型案例,能看出新秩序是咋运作的。
第一个是陆川记忆提案。
有人想恢复陆川的样子,说“理念得有个具体的象征”。
林野拿《记忆权利公约》第三条否了,他说:“他自己选了活在理念里,不活在形象里,逼着恢复就是不尊重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