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那些从鞑靼铁蹄下侥幸逃回的汉民奴隶,在高起潜眼中亦是可堪雕琢的棋子。
他大手一挥,将这群饱经磨难的人聚成一支“口隘监督队”。
当崭新的粮袋与铜钱递到他们手中时,高起潜眯起三角眼,嘴角扯出意味深长的笑——
这些曾任人宰割的羔羊,如今成了游走在大同镇、宣府镇各口隘堡间的眼睛。
他们整日穿梭于残垣断壁,严密监视着守军动向,仔细丈量每一处需要修缮的城墙、每一座摇摇欲坠的箭楼;
详尽的巡查记录最终都会落入一群训练有素的太监手中。
这精密如齿轮咬合的监督体系,恰似高起潜延伸出去的触手,悄无声息却又无处不在地掌控着边防命脉。
彼时,望着营地里蜷缩在破毡毯上的老人们,高起潜第一次觉得手中的算盘珠子都变得烫手。
这些老人佝偻的脊背布满鞭痕,浑浊的眼珠里盛满绝望,颤巍巍的双手连一碗凉水都端不稳——
他们的躯体早已被岁月与奴役榨干了最后一丝劳力,如今只剩下风中残烛般的苟延残喘。
高起潜来回踱步,靴底碾过碎石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仿佛在敲打着他的良心。
万历年间的旧事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被解救的汉民,朝廷与地方不过敷衍塞责,想方设法将他们遣回本族。
然而,关外的家族要么早已沦为奴隶,要么尸骨无存,最终多数人都在饥寒交迫中无声消逝。
高起潜攥紧奏疏,指节泛白。
这次若再循旧例,这些老人怕是逃不过相同的悲惨结局。
营帐外朔风呼啸,卷着砂砾拍打着牛皮帐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他猛地扯开领口,喉结上下滚动。权衡再三,他将蘸满墨汁的狼毫狠狠戳向宣纸,字字句句如实陈奏,末了重重落下印鉴。
烛火在奏疏上投下摇曳的阴影,他望着案头那摞等待发往京城的文书,三角眼里闪过一丝无奈——
这烫手山芋,终究要交给紫禁城里那位裁决了。
朱有建摩挲着御案上的奏疏,指尖在羊皮地图上的大同镇位置反复轻点。
不过片刻,他猛地将朱砂笔重重掷下,墨点在明黄圣旨上晕开,宛如飞溅的热血:
“拟旨,那些人设为监督队,饷银按守军半数支给,专司口隘堡巡查呈报!”
龙袍下摆扫过满地奏折,他狭长的眼眸中燃起冷冽的光,
“那些被鞑靼折磨得九死一生的子民,心中恨火足以焚尽一切奸邪!
守军敢通敌?
官员敢欺瞒?
就让这些饱尝苦难的人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