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看卫兵方面,总计有一万五千人。
此前,卢九德带走了六百余人,高宇顺带走了七百多人,高起潜又带走了一千人。
目前,负责拱卫研究院、轻工、重工工坊的有八千人,还有两千人专门协助鲁总监开展工作。
如此一来,实际保卫西苑的卫兵只剩下两千多人。
对于生性胆小、极度怕死的朱有建来说,这卫兵人数已是不能再削减了,否则西苑的安全实在难以保障。
至于休假中的御马监亲卫,其实也算在拱卫西苑北部,以及日常操练。
鲁总监为了各工坊的发展,从那一万多名未成年太监中,挑选了三千人作为学徒工,分配到各个工坊之中。
鲁总监心里有着更长远的打算,后续很可能会领走大部分小太监;
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工坊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实这样子做,很容易造成太监体系的青黄不接,一时还真就没有办法。
朱有建看着这紧张的人员分配局面,心中满是无奈。
一方面,各处都需要人手,另一方面,可供调配的人员实在有限。
他深知,必须谨慎权衡,确保每一处关键环节都有足够的人力支持,尤其是西苑的安全,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可这有限的人力,要如何合理分配,才能满足各方需求,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蓄塘队伍至少需要一千五百人,可当下根本没有多余的人手可供调配。
而且,轨车一旦制造成功,后续架桥铺轨的工作同样需要不少人力,这无疑让本就紧张的人力状况雪上加霜。
指望中都宗人府输送太监来解决人手问题,根本不现实。
虽说中都宗人府两年能输送一千人,看似比南直隶三年输送一千人要多,但这远远赶不上朱有建的需求。
他实在不愿意将军队将士纳入调配范围,毕竟退伍军人回归农田好好耕种,对于增加大明人口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往后各产业需要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等工坊下放至各股东手中时,那才是真正需要大量人力的时候。
朱有建深知,大明目前的人口实在太少,至少得有五亿人,才能扛起大明诸多产业的重担。
皇家矿场往后不会使用普通老百姓,主要会启用战俘与罪犯。
不过,这里的战俘并非广义上的,流民以及那些头脑发热的百姓,还是让他们安心去种地比较好。
如此一来,俘虏来源就成了难题,要么是死不悔改的罪犯,要么是敌对势力的成员。
每当想起高宇顺之前行事鲁莽,吓死那么多人,朱有建心里就来气,恨不得捶他一顿。
时至今日,朱有建依旧未能拿定主意何时对关外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