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雪来得邪门。”
一个老太监抹着脸上的雪嘀咕,
“莫不是老天爷嫌咱们布雨还不够,要给土地再盖层被?”
高起潜望着漫天飞雪,眉头紧锁。
雪是好雪,能冻死害虫,能滋润土地,可这雪太大太急,路一断,想要赶回京城就难了。
他跺了跺冻得发麻的脚,呵出一团白气:
“先找个村子落脚,等雪小些再走。”
风雪里,远处的村庄冒出几缕炊烟,像在白茫茫的天地间系了个结。
高起潜紧了紧腰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无论雪多大,总得赶回京城,回到圣上身边去。
十二月二十二日,寒风卷着雪沫子抽打在脸上,高起潜望着通往京城的路,牙一咬:
就是爬,也得爬回去。
谁料这一路竟难到超乎想象,四天后才挪进太原府城。
刚在驿站歇脚,就见一队庄卫押着人过来,雪地里竟有几台铁家伙跑得正欢——
是蒸汽轮机雪橇,突突的声响里,在冰面上滑得又稳又快,半点不受风雪影响。
高起潜眼睛一亮,忙上前打听。
原来这是京城新造的物件,正赶着押送榆关卫的人去平阳府。
他当即改了主意:“在太原等几日,跟他们一道走。”
说起来,这雪橇的来历还有段插曲。
十二月初十京城落雪,皇帝便让鲁总监琢磨雪橇,两日后,蒸汽轮机驱动的巨型雪橇就造了出来。
正好派上用场:
一万八千多榆关卫俘虏要去平阳府开矿,六千多“快应队”成员急着去平阳府城接媳妇;
再加上五千多押运卫团,近三万人的队伍,全靠这雪橇运送。
王德化之前已经派人去通知各地,属于“快应队”汉子们的准媳妇,被要求去平阳府城等待。
至于为何没有直接接走,得问皇帝的意思,朱有建认为有些情意是等待与相逢;
所以“快应队”汉子与媳妇的见面,得他们自己亲自去做。
这雪橇的设计透着巧思:
与地面接触的是车轮加钢制雪橇,有冰雪时,雪橇贴地滑行;
到了无冰的路面,就换车轮拖曳。
上部像火车车厢,靠“廿”式往复装置驱动,只是车轮没包橡胶,在陆地上跑起来颠簸得厉害,哐当哐当能把人骨头震散。
可一到冰原上,就成了享受——
车厢里暖和,透过玻璃窗能看雪原风光,雪粒子打在玻璃上沙沙响,倒像首轻快的曲子。
高起潜站在雪地里,看着雪橇载着人消失在白茫茫的远方,心里暗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