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仁宗朱高炽接过江山后也铆足了劲干活,反倒显得永乐大帝当年四处征战像“不务正业”;
孝宗朱佑樘更是把心都扑在朝政上,忙到连教儿子都没了功夫;
到了崇祯,勤政得更彻底,最后却落得国破自缢老槐树的结局。
十六位皇帝里,真正能称得上勤政的就这四位。
结果呢?
老死的没有一位,太祖、仁宗是活活累死的,孝宗被阑尾炎拖累死,崇祯则是自缢身亡。
这光景充分说明,勤政实在是高危职业,没副铁打的身子骨扛不住,没实打实的治国本事更是活不到善终。
所以传旨太监站在黔国公府大堂时,沐天波、吴兆文和吴文瀛心里又是欣喜又是忐忑。
欣喜的是太监一口纯正的京腔,明明白白带着北京皇宫的气息,证明北方终究还有消息传来;
可忐忑的是,谁也说不清这太监代表的是大明,还是已经打进北京的大顺。
直到圣旨一字一句宣读完毕,三位大臣趴在地上久久没敢起身。
吴兆文和吴文瀛两位老臣老泪纵横,年轻的沐天波更是泪流满面,哽咽着重复:
“真好,真好啊!”
——圣旨里明明白白写着崇祯年号,字字句句都是朝廷的旨意,不是什么大顺的号令。
他们得庆幸这圣旨是去年十二月发出的,若是正月里动笔,恐怕吴兆文当场就得昏厥过去——
毕竟这会儿北边朝堂已经议出“乾德年号”,哪还有崇祯年号的影子?
接了圣旨,三人死活不肯放传旨太监走,忙不迭备上好酒好菜,一个劲请太监讲讲三月之后的京城情景。
四位黄门太监也乐得应承,毕竟这一路从北京跋涉到云南,吃了太多苦头,谁也不想再顶着风雪赶路,总得等春暖花开再做打算。
酒过三巡,太监们打开了话匣子,讲得眉飞色舞:
闯贼李自成如何兵败覆灭,八旗鞑子如何损失惨重仓皇北逃,顺天府的流民如何得了安抚日子渐稳,端午节圣主如何在京城与民同乐,百废如何在新政下渐渐复兴……
能说的奇闻轶事全抖了出来,不好细说的敏感处就含糊带过。
几位太监倒像极了说书先生,讲到动情处,手里的玄木拂尘甩得啪啪响,引得满堂人屏息凝神。
沐天波听得热血沸腾,攥着拳头恨不得立刻披挂上阵,跟着朝廷大军杀贼建功;
吴兆文听得老泪纵横,手掌忽松忽紧,嘴里喃喃着“话本都不敢这么写”,实在难以想象短短数月竟有这般逆转;
唯有吴文瀛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承认崇祯皇帝向来有主见,可要说皇帝能亲自指挥人马剿灭流寇,还能造出先进火炮把鞑子打得屁滚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