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水西宣抚司派人向他求援时,沐天波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水西人居然遇到大问题了,还向他求援?
这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心想,如果自己真的有实力,半年前就不会那么尴尬地面对类似的请求了。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求援,他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若连强大的水西土司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他又能做什么呢?
他只能无奈地看着局势继续恶化,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面对五万多“活僵”部队逼近府城的严峻形势,沐天波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但作为大明镇守云贵的重要官员,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吴文瀛是爱读志怪书籍的人,当听说“活僵”的恐怖描述后,他非常果断地劝说沐天波举家逃离,试图以这种方式保全家族和自己。
然而,沐天波在犹豫之后还是拒绝了这个建议。
他深知自己作为黔国公府的代表,肩负着维护国家稳定的重任,不能在这个时候退缩。
他反驳吴文瀛说,那些志怪书籍不过是坊间无聊的读书人编造的话本,作为朝廷命官,他不能仅仅因为这些虚无缥缈的描述就放弃自己的职责。
吴文瀛见沐天波态度坚决,又开始劝说吴兆文。
但吴兆文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他认为自己是陛下委以重任的臣子,岂能无诏离开巡抚之地?
他坚守自己的职责,不愿在危机时刻离开自己的岗位。
面对两位官员的坚持,吴文瀛感到无奈,但他深知事情的严重性。
最终,他选择带着两名副手离开。
他的理由很充分,他要回顺天府,向皇帝陛下汇报西南发生的事情。
吴兆文经过一番思考后,觉得吴文瀛作为巡按,本就有责任将所见所闻及时上报朝廷。
于是,他拜托吴文瀛顺便将他的奏请带走,因为吴兆文已经想出了一个有效管理土司的方法。
他认为大明不能再设立“宣慰司”了,这种机构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力度来维护地方稳定。
他提到了历史上的“播州之叛”和“东吁之乱”,指出现在的云贵土司不听调宣,导致云南布政使无法正常开展工作,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然而,吴文瀛对此并不看好。
他劝说吴兆文不要抱太大希望,因为从“麓川三叛”至今已经近二百年,三十多年前,朝廷勉强恢复了车库宣抚司,但朝廷对云贵缅的掌控能力早已大不如前。
他提醒吴兆文,云贵地区被裁撤只是早晚的事情,他希望吴兆文能够三思而后行,不要在这个时候做出过于激进的决策。
他认为这场危机不仅是对沐天波和吴兆文个人的考验,也是对大明朝廷在西南地区统治能力的严峻挑战。
面对未知的“活僵”和复杂的土司局势,他们必须谨慎权衡,做出最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选择。
大明都察院御史巡抚各地的制度,一方面确实有利地方,同时也是对地方的信任危机,与监军制度很相似。
前者监管地方民政,令地方民政可以有效开展,但是风闻奏事的权力,令布政使不敢放开手脚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