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事迫在眉睫,实在是东南沿海的官商们做得太过出格。
他们不仅常年拖欠税银,连粮食、茶叶等军需贡赋也屡屡拖欠,导致太仓库见底;
官员薪贴都难以按时发放,京中大臣府里竟到了无茶可饮的地步。
南方官商抱团抗命,连表面的敷衍都懒得维持,干脆停掉了例行的孝敬。
别的亏空大臣们或许还能忍,可关乎切身利益的孝敬断了档,这绝对触碰了所有人的底线。
早在九月份,相关奏折便已陆续提交,却直到十月初一才正式通过决议。
其间,乾德皇帝并非置之不理,而是正忙着两件“要紧事”:
农科院的“大红袍”茶叶嫁接技术刚获成功,他日日对比新茶与传统贡茶的滋味,发现新茶品质竟更胜一筹;
轻工部门那边,“骨瓷”研究也宣告成功,他拿着骨瓷杯与江西瓷器反复摩挲,感受着骨瓷虽有瓷器的莹润外观,却更耐磨抗摔,完美兼容了瓷器的优点。
虽说骨瓷也有明显短板,但总体远超陶器,且价格与陶器不相上下——
朱有建一心想着让骨瓷平民化,
“大明百姓凭什么用不起瓷器?”
价格高昂、易损耗的难题,骨瓷恰好能解决,亲民的价格足以让寻常人家也用得上体面的器皿。
作为皇帝,朱有建对地方军队的具体情况其实不算十分清楚,毕竟他倚重的多是身边熟悉的人。
但兵部的账册却骗不了人:
黄河以北的军制早已糜烂,九边重镇被李自成搅得残破过半,剩下的也被皇帝大刀阔斧地裁撤;
而黄河以南的军队仍建制完整,太仓银库的余粮也向来优先保障南方军饷。
因为湖广、四川地区已成白板,府军建制不存,南直隶及浙江、福建、广东的军饷却依旧照常发放。
连过去的饷银也清欠掉,朝廷的意愿很明白,钱粮已给,安心做事。
大明军费开支,历来就是九边占大头,如今九边各镇只有残军,连一万之数都不够,多是屯田军户。
真正需要开支的则是募兵,而大明募兵现在同样不足十万,朝廷财政真没有什么压力。
对于南方军队来说,基本就是两项收入,地方收入与朝廷补贴,相对饷银丰厚。
这种政策倾斜背后藏着多重考量:
一方面是战略层面的布局,必须确保南方的稳定大局,毕竟东南沿海是大明财赋重地;
另一方面,南方经济本就相对发达,财政贡献远超北方,及时发放军饷既能稳住军心,也能保障地方治安与秩序。
更深一层,这也是对东南沿海官商的隐性警告——
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日子过去了,该重新掂量自己的本分,乖乖履行纳税上供的义务。
黄得功与高杰的部队自然不在“忽视”之列。
兵部行文加急送达:
限十月二十五日前抵达庐州府与扬州府,逾期严惩不贷!
与此同时,刘良佐的部队被调往中都凤阳府,专司拱卫大明祖陵,责任重大。
黄得功接到命令时毫无怨言。
他掐指一算,从驻地到庐州府不过三日路程,如今才十月二十日,即便带着辎重慢行,时间也绰绰有余。
再看文书手续:
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鲜红大印、内阁加盖的骑缝章、户部出具的粮草交讫证明,一样不缺,规规矩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