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姑娘,你可觉得腹中灼热?”岐伯年轻拍女子面颊。
女子勉强睁开眼,唇角动了动:“像……有火在烧……脚疼得钻心……”
“莫怕,有我在。”岐伯年转头对男子道,“你家娘子中了蛇毒,岭南之地湿热交蒸,蛇毒多属火毒,与体内湿气搏结,如今已入营分,阻塞经络。当务之急,需先以针刺泄毒,再拟汤药内服外敷,内外同治。”
男子扑通跪下:“求大夫救她!”
“快起来,医者父母心,岂有不救之理?”岐伯年扶起男子,“你且去灶间烧一锅滚水,再取艾条三根,搁在窗台上晒着的那个陶罐里。”
第二章 刺血化毒·艾火驱邪
岐伯年转身从墙上摘下牛皮针囊,摊开后只见数十根银针排列整齐,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他选出最粗的三棱针,就着灯芯火焰燎烤片刻——这是从《伤寒论》“烧针令其汗”化出的消毒之法,虽无明火炙烤,却也能借热力杀灭针尖可能沾染的秽浊。
“得罪了。”他对女子轻声说,随即将她的右腿轻轻抬起,搁在一个绣着茱萸纹的软垫上。
“夫君……”女子伸手抓住男子的手腕,指尖几乎掐进他的皮肉。
“《黄帝内经》云:‘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岐伯年捏起女子肿胀的脚趾,“蛇毒壅滞经络,血不得行,必当放出恶血,方能通其阻滞。”
说罢,他认准脚趾缝间的“八风穴”——虽非正经穴位,却是民间治脚疾的常用部位,以三棱针快速点刺,手法如蜻蜓点水。第一针刺下,挤出的血竟如黑墨般浓稠,带着刺鼻的腥气;第二针下去,血色稍淡,却仍夹着紫暗瘀块;直至第八针,血色才渐渐转红,混着淡黄色的毒液滴落软垫。
“好臭!”男子皱眉。
“此乃毒邪外排之象。”岐伯年点头,“再刺委中。”
委中穴位于腘窝中央,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刺此穴可引毒从膀胱经外泄,正合《内经》“开鬼门,洁净府”之法。一针下去,黑血喷涌而出,岐伯年以纱布轻轻挤压,直到血中出现血丝般的鲜红。
“拿艾条来。”
男子忙将点燃的艾条递上,岐伯年将艾头凑近伤口周围,距离皮肤约一寸许,缓缓移动。艾烟袅袅升起,混着草药香与焦糊味,女子忽然轻呼:“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