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宋朝的产业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稳固下来,接下来自然要将目光投向其他领域,而西夏国的事业发展便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是因为西夏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更是因为拓跋静怡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异常强烈。
自从在大宋朝接受了我前世思想的熏陶,并亲身经历了大宋朝的繁荣昌盛之后,拓跋静怡的心中便种下了一颗改变西夏国的种子。她深知,西夏国目前地域辽阔,但半耕半牧的格局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她下定决心要效仿大宋朝,结合西夏国丘陵地带多的特点,依山建立城池,让部落的部族们都能生活在坚固的城池里,防止被狼群和野兽侵扰,建盖房屋让部落族人都有房子住,让部族都有归属感,对部落有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危机感,死心塌地效忠大族长。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还能稳固部落的人心。在城里居住,城外则可以开荒种地,同时人工种植牧草,建立人工牧场,进行牛羊的轮换放牧和牛羊饲料的储备。如此一来,部落的规模必将不断扩大,种植的各种农作物如油菜籽、旱稻、小麦、五谷杂粮、香料、药材、辣椒、棉花等等,以及丰富的瓜果蔬菜,足以养活整个部落的部族人员。
而多余的粮食和农作物,还可以通过乃蛮部落商行卖给大宋朝,换取大宋朝的丝绸、布匹和麻布等物资。这样的贸易往来不仅能够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更能加强西夏国与大宋朝之间的联系。
拓跋静怡心中的“宏伟蓝图”尚未成型,然而拓跋干却已经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他率领着大儿子拓跋宏,以及两百名精锐护卫,浩浩荡荡地抵达乃蛮部落。不仅如此,他还紧紧揪住三儿子拓跋丹阳,一同前来。
这一行人抵达后,便毫不犹豫地在乃蛮部落安营扎寨,似乎没有丝毫离开的打算。原来,拓跋干此次前来的目的非常明确——如果无法获得红砖、碧瓦、“三合土”以及“英雄醉”的售卖权,他就坚决不肯离去!
对于乃蛮部落的人们来说,突然涌入这么多陌生人,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开始淡化西夏国和大宋朝概念的部族人而言,这种情况更是一种煎熬。而拓跋干,作为一个典型的西夏国部族至上的民族主义者,对这些曾经的奴隶们,更是毫不客气,颐指气使。
然而,拓跋静怡的出现,让这一局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当她得知拓跋干的所作所为后,立刻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或许是慑于拓跋静怡的威严,拓跋干在被训斥之后,终于稍稍收敛了一些自己的行为。
经过几番波折的谈判,终于达成共识,组成乃蛮部落、拓跋干和拓跋丹阳三方战略、经济伙伴同盟。拓跋干让大儿子拓跋宏带领50名部族能工巧匠,学习红砖、碧瓦和瓷器的窑口的修建和烧制方法,以及石炭球儿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拓跋干和拓跋丹阳满心欢喜地接过拓跋静怡赠送的礼物——每人五个“千里镜”。这可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稀罕玩意儿,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燕青见状,微笑着走上前来,亲自为他们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千里镜”。他详细地讲解了每个部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拓跋干和拓跋丹阳都听得十分认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演示完毕后,拓跋干和拓跋丹阳迫不及待地拿起“千里镜”,对着远处的景物观察起来。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本模糊不清的景象在“千里镜”的帮助下变得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一般。
接着,他们又好奇地摆弄着“千里镜”,尝试调整不同的焦距和角度,探索着这个神奇工具的更多用途。燕青在一旁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不时给予一些使用技巧和建议。
玩够了“千里镜”,拓跋干和拓跋丹阳才想起还有正事要办。他们拉着几十车“三合土”和“英雄醉”,准备踏上归途。这些“三合土”和“英雄醉”都是拓跋静怡特意为他们准备的,对他们的部落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物资。
一路上,拓跋干和拓跋丹阳心情愉悦,不时拿起“千里镜”看看周围的风景。他们对这次的收获感到十分满意,不仅得到了珍贵的礼物,还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合作,更是达成了战略和经济同盟!从此以后,无论这三家部落中的任何一家遭遇战事,其他两个部落都会毫不犹豫地派出部族士兵前来援助,共同抵御外敌,并肩作战!
现在,三个部落头领需要仔细研究部落领土内,西夏商队的行进路线,以便找到最合适的地点来建立客栈和歇脚店。这些地点不仅要方便商队休息和补给,还要能够成为三个部落之间的重要联络点。
一旦确定了这些地点,我们就要迅速行动起来,建设起高质量的客栈和歇脚店。这些地方将成为商队的必经之地,为他们提供舒适的住宿和美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