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日晚间,御书房。赵武彬单独召见了太子赵凌志。
太子进得御书房,给赵武彬请安。
赵武彬示意太子落座。
“最近学业如何?”赵武彬关切地问道。
太子整了整衣袖,躬身答道,“禀父皇,儿臣近日研习枢密直学士之讲《仁学》、太保所讲《韬略》、少傅所讲《国之纲要》及《历代律要》,《渊史》、《战国纪要》也在看,每日早晚习武练剑。”
赵武彬看看他,“恩,不错。多研习是好事,也要灵活运用。朕最近革了参知政事和庆丰府尹的职,你可知道?”
赵凌志躬身,“禀父皇,儿臣知道。”
“你有何想法?”
赵凌志一听赵武彬问及此事,心下有些紧张。因为这两个职位都是自己母后孙家人担任。此次,正好借着李伊这个事情,给孙远勋(孙达淳之父)、孙远明(孙达策之父)治了个“家教失序,德行有亏”的罪名。
他思索半晌,“禀父皇,儿臣以为父皇已然开恩。治家不严,定当责罚。”
“那为何朕没有处罚杨节贺和杨节秀呢?”赵武彬追问。
“那是父皇想让他们网开一面,引以为戒。”
“你只说对了一小半。”赵武彬说道,“也可能你心里清楚,不敢说。”
赵凌志躬身道,“儿臣不敢妄自揣测。”
“没事,今天就咱们父子二人,敞开了说吧。朕对你也疏于关怀,今日特地召你来,就是想跟你好好说说话。”赵武彬换上慈祥和蔼的口气。
他放下手中朱笔,指节轻轻叩了叩黄花梨案几上摊开的奏章,“少傅韩岳在摹古城的改革,成效显着。但是朝中群臣依然反对,这当中犹属杨家最极力。可这改革若不施行,咱们赵家的天下,那是岌岌可危。你父皇跟朕都曾想过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奈何皇权也抵不过这皇亲士族腐蚀的朝政。”
赵凌志听着赵武彬娓娓道来,心中却有了对他不一样的态度。
“你父皇驾崩,为何秘不发丧,这也是防着孙家人和杨家人。你年幼做不了主,他们则可为所欲为。如今,你也长大不少,有些话也该跟你明说。朕之所以先动孙家,一是敲山震虎,逼着杨家支持新政;二来也确实想整顿朝纲。”
赵武彬眼神期许地看着太子,犹自说着,“政儿与你相比相差甚远。所以,你要想的事情就有很多,你要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将来宗图之江山社稷重担,是需要你来承担的。”
赵凌志喉头微动,他听着赵武彬的“肺腑之言”,心中也是似信非信。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赵武彬确实对他比对赵凌政用心。
赵凌志跪下行礼,“儿臣年幼,谨遵父皇教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