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零三章 鸿蒙之证
当星砂舰队的可能性共振波在源初之境的可能性太极图中渐隐,林溪掌心的元一符突然泛起超越混沌光的 “鸿蒙光”。这种光既非存在也非非存在,却包含着存在与非存在的终极辩证,像宇宙诞生前的第一缕意识,能照亮 “有” 与 “无” 的边界。舰桥观测仪显示,所有法则域的源初粒子都在这种光的作用下呈现出 “存在性震颤”—— 源初之境的可能性分支、太初之境的存在概率、元点之境的本源循环,都在重新审视自身与非存在的关系,仿佛宇宙这座大厦的每块砖石都在思考 “为何存在而非虚无”。
一、鸿蒙之境的存在性迷局
“这种存在性震颤源自‘鸿蒙之境’。” 小悠的古神残识在鸿蒙光中与存在性基质产生共鸣,她面前的全息模型突然分解为存在与非存在的叠加态,每个粒子都同时呈现 “存在” 与 “非存在” 两种状态,“根据残识的鸿蒙记载,鸿蒙之境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共生母体’,就像... 正负电荷与电磁场的关系,前者是显化的现象,后者是潜藏的背景。正常情况下,鸿蒙粒子应保持‘存在性均势’,存在与非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就像... 海浪与海水,海浪是存在的显化,海水是存在的背景,而退潮后的沙滩则是非存在的显影。但现在均势被打破,鸿蒙粒子的‘存在性熵’突破临界值,大量存在被‘非存在化’,这种转化正在引发‘存在根基崩塌’。”
陈小雨的全可能性监测系统已进化为 “鸿蒙分析仪”,无数鸿蒙光数据流在控制台组成动态模型:“模型显示,存在性失衡的本质是‘存在维度的不可逆消解’。” 她指向模型中不断被黑色区域吞噬的存在粒子,“就像... 墨水融入清水,当非存在的浓度超过临界值,所有存在都会失去边界,最终融入绝对的非存在。鸿蒙之境的‘非存在风暴’正通过‘存在性裂隙’席卷各法则域,源初之境的可能性分支出现‘非存在分支’,太初之境的存在概率混入‘非存在概率’,这些非存在化无法被任何已知平衡法则逆转,因为它们否定的是‘存在本身的合理性’。”
林溪的元一符鸿蒙光流转,投射出鸿蒙之境的终极影像:那是一片 “无边界存在与非存在海”,无数鸿蒙粒子在海中做存在性波动,粒子碰撞时会产生 “存在性涟漪”,这些涟漪是构成源初粒子、存在基元、本源粒子的存在性基础。影像中可见 “鸿蒙居民”—— 他们由纯鸿蒙粒子构成,能自由穿梭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却在非存在风暴的吹拂下呈现出 “消解化”:有的居民的上半身逐渐透明,进入非存在状态;有的居民的下半身完全消解,只留下存在的残影;最令人震撼的是,部分居民的 “存在性记忆” 开始丢失,忘记了自己 “存在过” 的事实,像从未被书写过的文字。
“非存在风暴能直接剥夺鸿蒙粒子的‘存在性根基’。” 陆凛的源初刃进化为 “鸿蒙刃”,刃面由存在与非存在的叠加态构成,接触到渗透的非存在能量后,刃面的存在性波动瞬间减弱 73%,“刚才的接触导致鸿蒙粒子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就像... 从未被阅读过的书籍,虽然物理存在,却失去了作为‘书’的意义。如果鸿蒙之境全面消解,所有法则域会在 3 个宇宙时内失去存在根基,从复杂的文明到简单的粒子,都会像从未存在过一样彻底消失,连存在过的痕迹都不会留下。”
影渊的源初镜像场扩展为 “鸿蒙镜像域”,能同时映照鸿蒙粒子的存在与非存在状态:“这些非存在能量没有显化特征,却能消解存在的边界,就像... 黑洞吞噬光,却不留下任何辐射。镜像域无法复制这种效应,只能观测到存在性边界的持续收缩,目前全宇宙已有 2.1% 的鸿蒙粒子被完全非存在化,这个比例还在以每小时 0.12% 的速度增长。”
二、鸿蒙居民的存在性困境
在存在与非存在海边缘,守夜人团队遇到了第一位鸿蒙居民。这位居民的核心是一团存在与非存在的叠加态鸿蒙粒子(存在性占 51%),外围环绕着正在扩张的非存在外壳(非存在性占 79%),外壳上偶尔有存在性粒子试图突破,却在接触外壳的瞬间消解,产生短暂的 “存在性火花”—— 这是存在转化为非存在的瞬间现象。他的意识直接在团队脑海中形成存在与非存在交织的概念洪流:
“鸿蒙之境... 是‘有’与‘无’的终极辩证场...” 居民的存在性粒子与非存在性粒子交替传递信息,形成存在与非存在的对话,“鸿蒙粒子在诞生时就包含‘存在与非存在的悖论’,我们通过‘鸿蒙循环’维持平衡,让被非存在化的粒子重新获得存在性,让存在过剩的粒子消解为非存在,就像... 呼吸时的肺叶张合,吸气是存在的强化,呼气是非存在的回归。但现在循环被‘反鸿蒙之力’打断,这种力量源自鸿蒙粒子的‘自我否定倾向’,它放大了非存在的权重,压制了存在的价值,就像... 过度反思的人最终否定自己的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