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川东的老百姓一觉醒来,发现城里当兵的营养改善了——食堂饭菜从发霉陈米换成了白面馒头;态度也变好了——守城士兵不再随便打骂百姓,路过摊位还会点头微笑。
"奇怪,今儿当兵的咋不抢俺的烧饼了?"卖早点的老王头挠头。
"谁知道呢,许是换了一批好人?"旁边卖菜的大娘嘀咕。
只有被关在衙门里写公文的王行俭知道——这座城,已经悄无声息地换了天!
而此刻的吴承志,正拼命赶往成都:"四川土改才是大事!"
崇祯四年十月,当四川和云南的秋收刚结束,吴承志和夏允彝分别在两边撸起袖子,开始了一场比打仗还猛的"土地革命"——这俩活宝严格按照李勇的指示,把"土改"玩出了新花样,硬生生把四川和云南这片"地主乐园"改造成了"农民天堂"(至少表面上如此)。
土改双轨制:抄没+赎买,土地全归新政府,"土改?简单!就俩字——收地!"吴承志拍着桌子,活像菜市场砍价的大妈,"第一类地,直接抄没!蜀王、沐家、卫所军官这些'地主老财'的土地,一寸不留,全充公!"
夏允彝补刀:"第二类地,赎买!四川和云南的地主、平民,甭管您家田产是肥是瘦,按市价收!现金不够?不存在的,蜀王和沐王府的钱,不用白不用,反正所有权必须归新政府!"
两人一合计,坚决执行李勇定下铁律:所有土地归朝廷,农民按人头申请使用权,交三成田赋,严禁买卖!"啥?还想当地主?"吴承志冷笑,"门都没有!这年头,在金山想土地兼并?想都别想!不纳税?直接把你家田埂挖了!当然还有一办法,在海外可以随便当地主,当农场主和岛主都可以。"
短短两月,从蜀王府抄出的一百五十万亩良田,沐家的三百六十万亩坝子田,还有卫所军官们名下的"卫所公田",全成了新政府的"公产"。农民们捧着分到的使用权田契,乐得直蹦跶:"俺们终于不用给地主当牛做马啦!"
可收地容易,人往哪儿塞?陕南涌来的流民跟疯了似的往四川跑,再这么挤下去,怕是要上演"人吃人"的戏码!
吴承志和夏允彝表示,我们很淡定:"修路!修水利!再多的人来了也不怕!从成都到昆明再到勃固,从成都到重庆再到荆州,从成都到汉中再到襄阳.......有的是要修的水泥路。"
莫学贵补充:"修不完?人还多,那就打包起来,帮汤胖子做移民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