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清晨六点半,林砚站在宿舍阳台的穿衣镜前,指尖轻轻抚过颈间的碎玻璃项链。
晨光透过纱窗斜切进来,在他校服第二颗纽扣上跳了跳,映得那枚沾着旧时光的碎钻泛出幽蓝。
系统星图在识海里翻涌,王者级的星芒像暗夜里被点燃的火种,烧得他后颈微微发烫——这是能力觉醒时特有的灼烧感,比任何闹钟都更精准地提醒他:该去赴约了。
“叮。”手机屏幕亮起,是姜棠的消息:“我在楼下等你,带了热豆浆。”他低头回了个“好”,转身时瞥见床头那本《量子力学导论》,书脊上压着顾昭昨晚塞进来的便签,字迹清瘦如竹:“监控已调,会议室无死角录像。”
七点整,办公楼203的木门被叩响。
林砚推开门时,混着咖啡香的冷空气裹着几道视线砸过来。
椭圆形会议桌前坐了七个人:王德昌端坐在主位,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像淬了冰的针尖;唐启山靠右侧,白衬衫第二颗纽扣解开,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方晴夹在中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钢笔帽,发梢沾着晨露的湿气——显然是从实验室直接赶过来的。
林砚看到王德昌的一瞬间瞳孔一缩,随即恢复平静。
之前顾昭说过,这老东西用不了多久就会出来,现在看到他也不奇怪。
“林同学来得挺准时。”王德昌扯了扯领带,声音像砂纸擦过玻璃,“坐吧。”他指了指长桌末端的折叠椅,那位置正对着墙上的监控摄像头。
林砚弯腰落座时,余光扫到唐启山冲他微微颔首。
他把书包搁在脚边,手指在桌下轻轻敲了敲——这是启动系统的暗号。
识海里的星图突然加速旋转,金色光纹顺着脊椎窜上后颈,连带着视网膜都泛起极淡的蓝。
“根据《七中竞赛生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王德昌翻开手边的文件夹,纸页摩擦声在寂静里格外刺耳,“任何非常规学术表现需经三位以上教研组长联合验证。”他推了推眼镜,“昨天你在课堂上演示的薛定谔方程应用……”
“我要当众再演示一次。”林砚突然开口。他点击鼠标,三维电磁场模型在幕布上缓缓展开,无数光点像被风吹散的星屑,沿着看不见的轨迹游移。
“这不是作弊。”他转身看向众人,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冽,“是研究力。”指尖轻点屏幕,沙盘突然加速演化,粒子运动轨迹在空气中拉出银线,“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我用三天时间重构的量子 - 经典混合模型。”
方晴的眼睛亮了。
她凑近屏幕,鼻尖几乎要贴上投影:“这里的耦合系数……是参照了去年诺奖得主的论文?”
“部分参数。”林砚点头,“但我调整了自旋轨道耦合项。”他调出另一组公式,光纹突然变得更炽烈,“因为课堂上的磁体是常温铁氧体,不是低温超导材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