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章 鹰笛与合同(上)
(羊皮契约的量子隧穿效应)
吐尔洪将钛合金合同板拍在长桌的瞬间,村委会窗棂上的铁皮鸟哨突然发出啸叫。阿依努尔的哈萨克匕首正沿着苹果表皮第四圈螺纹游走,刃尖残留的棉蚜虫血迹在空气中氧化成赭色——这是沿海集团除草剂渗透食物链的第六层证据。
“补偿金够买三十年的智能滴灌。”代表站在讲台上,手中的激光笔在投影幕布上轻轻一点,一个绿色的货币符号便出现在了幕布上。台下的观众们纷纷交头接耳,对这个数字议论纷纷。
然而,坐在观众席中的陈朝阳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关注这个数字。他的目光落在了幕布上的绿色货币符号上,视网膜却开始自动叠加起另一幅图像。
那是一幅土壤重金属检测数据流的图像,数据流在阿拉伯式花纹的滤镜下,竟然与马晓梅父亲铜壶上的《古兰经》经文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拓扑同构。陈朝阳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两幅看似毫不相干的图像在他的视网膜上重合。
他不禁想起了马晓梅的父亲,那个慈祥的老人,总是喜欢在闲暇时擦拭他那把铜壶。而那把铜壶上的《古兰经》经文,陈朝阳也曾仔细端详过,却从未想过它会与土壤重金属检测数据流产生这样的联系。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什么深意呢?陈朝阳陷入了沉思,他决定等会议结束后,一定要去找马晓梅的父亲,问问他关于这把铜壶的更多事情。
水文测量的神性误差
马老汉站在井口边,紧张地盯着那只铜壶缓缓沉入坎儿井中。他的心跳随着铜壶的下沉而加速,仿佛那壶里装着的不是水,而是他一生的心血和希望。
铜壶的壶壁上,一层特殊的温度感应涂层正在发生着奇妙的变化。原本呈现靛蓝色的涂层,此刻正逐渐转变成橙红色,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点燃了一般。
这层温度感应涂层,是马老汉这位老水文员多年来的发明成果。它的原理源自于古代经书中的注疏,经过马老汉的精心研究和改良,终于成为了一种能够准确测量水温的神奇工具。
根据马老汉的“热测法”,当壶身第九段经文完全显影时,就意味着水温已经达到了先知易卜拉欣时期的涌泉特性。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水温下,坎儿井中的水才具有特殊的品质和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