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幕:算珠跳
空气里弥漫着,劣质墨汁、陈年竹简、霉变粮食,混合而成的、令人窒息的味道。
褚怀璧伏在巨大的、堆满文牍的案几后。
洗得发白、肘部磨得透亮的旧儒衫,裹着他单薄而紧绷的身体。
他左手飞速地拨弄着,一把油腻光亮的算盘。
算珠撞击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回响。
如同密集的鼓点,敲打在人心上。
右手则执着一管秃笔,在一卷摊开的《邺畿垦殖图》边缘空白处移动着。
正在记录,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指尖因用力而发白,布满老茧。
他面前,摊开着刚从码头粮仓,送来的入库详单。
十万石粟米,堆积如山的希望。
却让褚怀璧的眉头,越锁越紧,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不对…重量不对!”他猛地停下笔,声音沙哑干涩,像是砂纸摩擦。
旁边的副手,一个面黄肌瘦的年轻书吏,困惑地抬头。
“大人?各仓入库数皆已点验,与东晋交割文书所载,分毫不差啊。”
“蠢材!看的是‘数’,算的是‘实’!”褚怀璧猛地一拍算盘,震得算珠乱跳。
他指着详单上,几个不起眼的条目:“一石粟米,标准容重几何?”
“新粟陈粟,干湿差异几何?麻袋自重几何?”
“不同仓廪地势高低,入库损耗几何?还有…”他眼中闪过,锐利如尺的精光。
“这十万石粮,分装多少袋?用的是何种麻袋?”
“是建康新织的‘云锦麻’,还是陈年粗粝的‘江陵布’?”
“袋口缝合是单线、双线、还是三股绞缠?”
书吏被这一连串的问题砸懵了,张口结舌。
第二幕: 瘟娘子
褚怀璧不再看他,枯瘦的手指,重新在算盘上飞舞,口中念念有词。
“…按交割文书,麻袋为‘江陵常例粗麻袋’。”
“每袋标准容粟一石二斗,自重三斤四两…”
“然此批麻袋,据入库力夫口述,入手沉坠感异常。”
“缝合处,针脚细密远胜寻常,且多了一层内衬布边…”
“此一项,每袋自重,至少多出二斤!”
“十万石粮,分装约八千三百余袋…总计多出重量…”
算珠噼啪作响,最终定格。“一万六千六百余斤!”
他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中,没有丝毫解开谜题的喜悦,只有更深的寒意。
“一万六千六百斤!足以多装一千三百多石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