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张忽然开口:“写日志?这不就是写材料?厂里最不缺这个。”
刘好仃没反驳。他打开手机,播放了一段音频——风穿过玻璃瓶口,发出低鸣,接着,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轻轻响起:“妈妈,我很好。”
会议室没人说话。
音频结束,刘好仃轻声说:“这是冰岛那边新做的装置,用那棵树的年轮录的音。他们没等我们发号施令,自己就把故事接了下去。”
他顿了顿,翻开厂里上个月的废料单:“三个月前,我们连谁收走模具都不知道。现在我们知道老王叫王建国,来自宝安再生资源站,回收价格是每公斤2.3元,运输车是蓝色厢式货车,车牌尾号587。”
“这不是材料。”他说,“这是事实。咱们不宣传,咱们呈现。”
老张沉默片刻,从工具箱里摸出一支红笔,在“环保”那行下面划了条横线:“下周一开始,每批废料拍照存档,我亲自盯。”
阿芳抬头:“清迈那边我今晚就回邮件,问他们需要多少模具,咱们能支援多少。”
小林举起手:“《车间日志》第一期,我打算从废料溯源开始,配图+数据,不加滤镜,不写金句。”
刘好仃笑了:“挺好,越朴素越好。”
他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一行字:“不是为了达标,是为了不辜负。”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几个小字,藏在页脚,像是只写给自己看的。
方案初稿在中午前完成。三人围在桌前,逐条核对时间节点:
第1周:与再生资源站签订简易记录协议
第2周:清迈项目需求确认,启动首批模具预留
第3周:发布首期《车间日志》,附碳排放检测预约单
“时间紧。”阿芳说,“但能走通。”
“那就走。”刘好仃把草案打印出来,放在桌上,“签个名,不是立军令状,是做个提醒——咱们现在做的事,不只是为了厂里省电省钱。”
小林第一个签字,笔迹歪歪扭扭,像在画笑脸。
阿芳签得认真,名字工整地落在“公益”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