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班的灯一盏盏熄了,车间像退潮后的滩涂,安静得能听见玻璃冷却时细微的“咔”声。刘好仃站在调度台前,手里还攥着小李递来的平板,屏幕上那行字——“这次,我想把你们的光,带回我家里”——像是被阳光晒透的纸片,轻轻一碰就要飘起来。
他没说话,只是把平板轻轻翻过去,盖在桌上那本磨了边的笔记本上。窗外路灯斜照进来,照在“待回应的光”纸箱上,箱角那片三角形废料正泛着微光,像谁悄悄点燃了一小段火柴。
第二天午休,回音小组的人又聚在旧操作台旁。这次桌上多了三部手机、一个三脚架,还有小林从家里带来的补光灯——她说是拍孩子运动会剩下的。
“咱们真要拍视频?”小王拧着手机支架,一脸怀疑,“又不是电影厂。”
“比电影厂强。”老陈蹲在砂轮机旁,手里摩挲着一片刚打磨好的玻璃,“咱们这儿,每道划痕都有名字。”
刘好仃从工具包里掏出一张打印纸,铺在台面上。标题是《光是从裂缝里长出来的》,底下密密麻麻写着工整的小字。他没说是自己写的,只说:“客户想听人话,不是宣传稿。这篇,就当第一封信。”
小林凑过去看,念出最后一句:“我们不生产玻璃,我们让玻璃说话。”她顿了顿,“这句得留着。”
“留着干啥,又不当饭吃。”老张路过,抱着一摞质检报告,瞥了一眼,“老板看见,还以为你们想转行当诗人。”
“诗人也得交货。”刘好仃笑了笑,把纸折好塞进兜里,“但交货之外,能不能也交点别的?”
没人接话。吊车轨道上传来一声轻响,是早班工人开始吊运原料。阳光穿过高窗,落在操作台上那几片“玻璃家书”上,光斑缓缓移动,像在爬行。
小林突然举起手机:“就现在,拍这个。”
她按下录制。镜头里,光斑正从“彩虹”玻璃的刻字上滑过,投在墙上的颜色微微颤动,像水波。
“它走得慢,”老陈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镜头外,声音低低的,“但没停。”
视频只拍了四十三秒。剪辑时,小李把老陈这句话放在结尾,配上光斑静止的瞬间。他试了三种背景音乐,最后选了车间日常的环境音——砂轮轻转、玻璃轻碰、远处有人喊“小心边角”。
“太安静了反而假。”他说,“咱们这儿,从来就不怕吵。”
首支宣传片定稿那天,刘好仃把所有人叫到物流区。他们围在发货箱旁,箱子还是普通的纸箱,标签还是手写的“内有光,请轻放”,但这次,小李偷偷用扫描仪存了一份高清图,文件名打上“Brand_Story_V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