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讨论渐渐热起来。
有人提议设个“风险值日生”,每天轮一个人盯海外新闻;有人建议建个共享文档,随时更新动态;还有人说,干脆在客户合同里加个“政策变动调价条款”,把风险分摊出去。
“都好。”刘好仃一条条记下,“但得有人统筹,不然就成了‘人人都管,其实没人管’。”
“要不成立个‘风险应对小组’?”尤哈说,“咱们几个加上质检、外贸的同事,定期开会。”
“行。”刘好仃在本子上写下“小组架构”,又补了一句,“但别搞成形式主义。会议不求多,求准。信息不求全,求快。”
阿米尔忽然皱眉:“可这些事,会不会占太多时间?生产任务还堆着呢。”
“问得好。”刘好仃放下笔,“咱们不是要搞‘第二职业’,而是把风险当成生产的一部分。就像你们做玻璃前要调炉温,现在,也得调‘风险温度’。”
“那成本呢?”小陈小声问,“请咨询公司、买数据服务,厂里批吗?”
刘好仃早有准备。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上面是昨晚做的初步预算。“别一上来就花钱。先用免费资源,比如政府外贸平台、行业协会信息。等我们跑通流程,再申请专项支持。”
“说白了,先‘蹭网’,再‘自建站’。”阿米尔笑出声。
“聪明。”刘好仃也笑,“咱们厂虽小,但脑子不能小。”
中午没人走。盒饭摆在会议桌上,边吃边聊。刘好仃把方案框架理成几块:风险监测、预警分级、应急响应、资源调配、复盘机制。
“监测靠眼,预警靠脑,响应靠手,调配靠心,复盘靠嘴——得多说多聊。”他打了个比方,“就像咱们车间的流水线,哪一环卡了,整条线都得停。”
尤哈负责细化预警模型,小陈牵头应急响应流程,阿米尔琢磨资源调配表。刘好仃则把大家的想法串成一份完整的方案文档,标题写得朴实:《品牌全球化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初稿)》。
下午三点,方案基本成型。
刘好仃让大家先别急着提意见,而是从头到尾读一遍,像客户审合同那样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