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天后,数据统计办公室的打印机嗡嗡响个不停。一叠叠报表堆在桌上,像刚出炉的吐司。小陈抱着文件来回跑,额角冒汗:“不对劲,迪拜那边的出货量统计,怎么比我们记录的多了8%?”
尤哈凑过去一看,也愣了:“不可能啊,我们只发了三批货,总数就这么多。”
“查来源。”刘好仃闻声进来,顺手把外套挂到椅背上,“是不是他们自己加了单,没走我们系统?”
排查一圈才发现,原来是迪拜采购商纳赛尔在当地临时追加了一笔小批量订单,直接联系了本地代理,数据没同步回总协调组。
“这不算错,算漏。”刘好仃摸着下巴,“但漏了,就等于没看见。咱们的评估,不能只看自己发了什么,还得看客户实际用了什么。”
他当即让团队把所有合作方的终端使用数据也纳入统计口径,哪怕是零散订单,也要记上一笔。
又过两天,新的汇总表出来了。阿米尔盯着屏幕,忽然“哎”了一声:“德国那边,除了签的那款设计集成玻璃,他们内部还在测试我们另一款调光材料——就是没正式合作的那个。”
“谁给的?”小陈问。
“他们自己从公开渠道买的样品。”尤哈翻着邮件记录,“还写了测试报告,说‘响应速度超出预期,建议纳入下一代产品线’。”
刘好仃笑了:“这是暗地里试用啊。好事儿——说明人家不光买,还在琢磨怎么多用。”
更意外的发现还在后面。尤哈在核对韩国项目数据时,发现对方对智能交互墙的“手势识别延迟”提出了十几次优化建议,甚至附上了自家用户的体验日志。
“他们比我们还急。”小陈感慨,“这不是合作,是催婚。”
“催得好。”刘好仃把那页日志拍在桌上,“说明他们真把这项目当自己孩子养。这种客户,值得多投资源。”
一周后的清晨,会议室再次聚齐。这次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点兴奋的疲惫,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累,但冲过了终点线。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投影上是最终版的评估报告。首页一张大图,三条曲线并列上升:项目进度完成率、客户满意度、合作衍生需求数量。每一条都稳稳爬升,像春天里抽条的枝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