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鞋带系到一半,手机又震了一下。
刘好仃低头看了眼屏幕,还是小陈发来的消息:“深技大那边问,参观能不能安排在下周?几个学生已经自己做了咱们产品的调研报告。”
他没回,把手机塞进工装裤兜,顺手拉了拉刚换上的劳保鞋。鞋尖那层玻璃粉还在,蹭在地砖上留下一道淡灰的痕。
他站起身,顺路拐进质检区。出口迪拜的那批镀膜板今晚就要入库,他习惯在发货前最后看一眼参数曲线。数据台还亮着,像是等人来翻旧账。
手指在屏幕上滑了几下,调出最近三个月的工艺日志。某一项热反射率的波动曲线突然跳进视线——不是故障,也不是误差,而是某种熟悉的节奏。他愣了两秒,转身从档案柜抽出一份打印资料,是上周东南亚某厂商的新品宣传册,客户顺手留下的。
屏幕和纸张并排摆着,像两块不同产地的玻璃,照着同一道光。
一个数值,一模一样。
他没说话,把宣传册翻到技术说明页,用红笔圈出那句话:“采用新型复合镀层结构,实现可见光透过率与红外阻隔率的最优平衡。”
这描述,他上个月才在内部优化会上听过。当时那个职校生站在白板前,手有点抖,但说得清楚:“如果在第二层氧化锡里掺微量镧,再控制退火时的氮氢比……应该能提三个点。”
全厂知道这个方案的不超过七个人。
刘好仃合上册子,重新登录系统,把三年来所有非标工艺的调整节点调成时间轴。一条条比对下去,冷汗没冒出来,心倒沉得稳了。三项核心技术参数,全被拆解过,重组过,换了个名字,登在别人的台面上。
他打印出对比图,刚抽出纸,风从通风口灌进来,纸角一翘。他没去按,而是从旁边工具盒里取出一块钢化样片,轻轻压住。
这一次,压的不是希望,是证据。
他锁上电脑,拨通小陈电话:“明早八点,老会议室,不许录音,只许记。”
电话那头愣了两秒:“出事了?”
“比出事严重。”他说,“有人正拿着咱们的图纸,卖别人的玻璃。”
第二天七点四十五,小陈和老赵已经在会议室等了。灯是小陈开的,他来得早,顺手擦了白板,结果发现笔槽里还躺着半截记号笔——是上次人才评估会留下的。
门推开,刘好仃拎着保温杯进来,把那张被玻璃片压过的打印纸放在会议桌中央。
“先看这个。”他指着对比图,“这不是巧合,是抄作业,还抄对了答案。”
小陈凑近一看,眉头皱起来:“这参数……怎么跟咱们上个月试的那版这么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