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王拿着那支防水笔,翻到笔记本空白页,笔尖刚碰纸面,刘好仃的声音就到了:“先别记,听清楚了再动笔。”
会议室的灯刚换过,比以前亮,照得桌面上三张图表格外清晰。一张是技术流向图,红线从深圳出发,弯弯曲曲指向东南亚、中东;一张是侵权模式分类表,密密麻麻标着“参数雷同”“结构模仿”“话术搬运”;第三张是各国法律红线清单,印尼那条“合理保密措施”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留痕,等于留证。”
刘好仃站在桌前,手里没拿笔,也没翻本子,就那么一站,屋里人全静了。
“咱们不打官司,现在。”他开门见山,“但得让人知道,咱们有官司能打的底气。底气从哪儿来?不是嘴上说‘这是我们的技术’,而是拿得出谁在什么时候、怎么试出来的证据。”
法务小李皱眉:“可咱们现在连内部审批流程都靠口头,客户要数据,技术员随手就发了,哪有记录?”
“所以得改。”刘好仃拿起那支防水笔,轻轻放在会议桌中央,“从今天起,所有技术资料外发,必须双人确认,谁发的,谁批的,发给谁,全得留痕。不是防同事,是防万一。”
小王嘀咕:“那以后连微信都不能随便聊了?”
“不是不让聊。”刘好仃笑了,“是聊了得知道,哪句算数。就像咱们调玻璃温度,调到七百度和七百零一度,差那一度,可能就是良品和废品的区别。技术也一样,你以为是顺口一说,人家听了,能照着做出一整条产线。”
外贸小张举手:“那客户问细节,我们不说,是不是显得不信任?”
“不是不说,是分阶段说。”刘好仃翻开草案第一页,“我提个‘动态披露’机制——合作前期,只给框架性数据,带水印,标用途;进入试产,解封一层参数;量产前,再给核心值。每一步,对方签收,咱们留底。”
小李眼睛一亮:“这等于把技术分成‘锁’和‘钥匙’,咱们掌握开锁节奏。”
“对。”刘好仃点头,“技术不怕公开,怕的是人家拿去就用,咱们连个说法都没有。现在咱们要做的,不是把门焊死,是装个指纹锁,谁来开门,什么时候开的,全得留下记录。”
技术员小陈翻着草案,忽然抬头:“那实习生培训那次讲的失败方案,也被抄了,这怎么防?”
“从源头防。”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复印件,推到桌中央,“这是那两个实习生的笔记,字迹潦草,但关键参数全记了。他们记得,是因为老师傅讲的时候说了一句:‘这步调错了,但错得值钱。’”
屋里静了一瞬。
“技术传承,不能只靠嘴。”刘好仃声音不高,“得靠纸,靠系统,靠每个人都觉得——我记下的东西,将来能派上用场。现在咱们缺的不是聪明人,是把聪明事存下来的习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