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的手机屏幕刚暗下去,手指还搭在电源键上,办公桌对面的小陈已经把一份新文档推了过来。文件名写着“供应商分级标准V2.0”,右上角标着“已根据反馈修订”。
“昨晚发的初稿,今天一早收到六家供应商的回复。”小陈语气轻快,“有三家直接说支持,两家问能不能进绿色名单,还有一家——就是上次总晚两天交货的那家——专门打电话来问,整改期能不能延长半个月,家里老厂长刚做完手术。”
刘好仃点了下头,打开文档逐条看。第三条关于“交货准时率连续三个月达98%以上可升级”的表述,已被改成“连续三个月平均交货偏差不超过48小时”。改动不大,但更贴近实际生产节奏。
“改得不错。”他说,“有些厂子确实卡在运输最后一公里,不是故意拖。咱们定标准,不是为了卡人,是为了让人愿意往前走。”
小陈笑了:“那我这就发正式版,顺便通知今天下午三点的视频会?染料那家说他们全员都在线等。”
“发吧。”刘好仃顺手把手机调成静音,放进抽屉,“让他们知道,咱们是认真的。”
三点整,会议室的投影亮起。对面出现的是染料厂的生产主管、质检负责人和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清亮的老技术员。寒暄没几句,对方就直奔主题。
“我们研究了你们的合作协议。”主管说,“长期采购量我们能接,但有个问题——万一你们哪个月需求突然涨了,我们现有设备顶不住,违约算谁的?”
刘好仃没急着解释,而是转头对小陈说:“把上个月东南亚市场的出货数据调出来,重点标出我们玻璃染色模块的订单增长曲线。”
数据图一出,对方三人凑近了屏幕。
“看到这条斜线了吗?”刘好仃指着,“过去三个月,平均每月增长12%。我们预估接下来半年还会稳中有升。所以不是‘万一’,是‘一定会’。但我们也知道,不能让你们光靠现有设备硬扛。”
他顿了顿:“所以我们准备了一份技术支持计划。如果签年度协议,我们会派两名工程师常驻你们车间三个月,帮你们优化反应釜温控系统,把单批次产能提升至少15%。设备改造费用,我们承担60%。”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
老技术员忽然开口:“你们真愿意帮我们改设备?不怕技术外流?”
“技术是活的。”刘好仃笑着说,“你们越稳,我们越快;我们越快,订单越多。最后多出来的钱,大家一分不少。这不叫外流,叫一起长大。”
对方三人交换了个眼神,主管点点头:“那……我们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