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把日程本合上,笔帽咔哒一声按紧,窗外那辆电动叉车还停在原地,车头微微倾斜,像在等人发话。他没再看图纸,也没回头说什么,只是转身把白板上的旧报价单一揭,露出底下新贴的调研问题清单。小张、老陈、老周三人站在桌边,谁也没动,但眼神都亮了。
“明天开始,咱们不查了。”刘好仃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下“生产方案策划”六个字,“咱们要动手写方案了。”
小张立刻打开电脑:“那我先把技术对比表整理成决策支持页?”
“对。”刘好仃点头,“不过这次不是列数据,是挑人。”
“挑人?”
“挑能用的。”他走到白板前,把之前调研出的几项重点技术一个个圈出来:余热发电、智能温控、废气回收、电动叉车替换、光伏玻璃涂层。
“这五项,咱们挨个过。”他说,“谁支持上,谁反对,理由是什么,写清楚。别光说‘贵’‘风险大’,要说‘贵多少’‘风险在哪一环’‘有没有备选’。”
老陈咧嘴一笑:“这不就是咱们当年搞数字化那套?先吵架,再投票,最后认命干活。”
“差不多。”刘好仃也笑了,“但这次咱们有底。上次是摸黑走路,这次是拿着手电筒看地图。”
老周翻开自己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了半个多月的调研记录,还有山东那位老技术员的电话录音整理稿。“我先说余热发电。”他清了清嗓子,“温度够,管道能接,设备占地也不大。关键是,2008年那次失败是因为温差不够,现在熔炉升级过两回,排烟温度高了将近五十度,够用了。”
“那回本周期呢?”小张问。
“按最新报价和电价算,八年回本。”老周说,“比存银行强,比买理财稳。”
老陈插话:“可要是中途政策变了,补贴砍了呢?”
“那就当省电用。”刘好仃接过话,“绿色生产不是为了拿补贴,是为了活下去。以后环保标准只会越来越严,咱们现在不动,将来就得停产整改。”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小张低头敲键盘,把“余热发电”划入推荐项。
接着是智能温控。小张汇报说,两家供应商的系统都试用了模拟数据,A型贵但自学习能力强,B型便宜但依赖人工调整。“我建议选A型。”他说,“虽然贵七十万,但它能自动适应不同玻璃配方,长期看省人力、少出错。”
“那要是系统崩了呢?”老陈皱眉,“上次数字化改造,咱们可被系统卡过脖子。”
“所以得留后路。”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双线结构,“主系统用智能的,副系统保留手动调节阀,万一出问题,立马切回老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