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轻轻合上那本被他摩挲得有些发旧的“接链”本,封面上深褐色的纹路仿佛记录着过往无数次的决策与波折。此时,会议室里的小吴正低着头,手中的笔在本子上快速游走,写下最后一行字。他的头发有些凌乱,额头微微沁出细汗,显然是刚刚经历了紧张的思考与记录。老李则双手插在工作服口袋里,站在门口,身子微微斜靠在门框上,他的手指在口袋里摩挲着那张被折了四折的提示卡,卡片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他却依然记得上面记载的每一个重要事项。
会议室的灯还亮着,昏黄的灯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照出他们或沉思、或疲惫的神情。然而,此刻却没人提议关灯,似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觉得,此刻的沉默比言语更能传达些什么。
“今天先这样。”刘好仃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说着,他把本子小心翼翼地塞进抽屉,然后转动钥匙,“咔哒”一声锁了上去。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脆,仿佛是给这段短暂的会议画上了一个句号。
可是,没有人动。空气里像是还悬着什么话,没落地。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或许是对于现状的不满,或许是对于未来的迷茫,又或许是对即将到来的变革的担忧。
刘好仃微微皱眉,他转身又拉开抽屉,再次把本子拿了出来,动作熟练地翻到最近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三周来的“自主判断”案例:十二次成功,三次误判。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文字,每一个案例都仿佛是一幅画面,在他眼前浮现。
有一次是老周把B3库位记成B5,货放错了地方。那天,当大家发现货物放错的时候,仓库里已经乱成了一团。老周站在那里,脸色苍白,眼神中满是懊悔,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我怎么就记错了呢……”还有一次是叉车司机老杨提前卸货,结果仓储正在盘点,货物堵了通道,整个仓储区的物流瞬间陷入了瘫痪。老杨站在通道口,看着被堵得水泄不通的通道,满脸焦急,却又无可奈何。还有一次,质检员小张喊完“备位”,以为对方听见了,其实风把声音吹偏了,导致后面的一连串环节都延误了。小张在原地等了八分钟才反应过来,那一刻,他懊恼地跺了跺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三次,”刘好仃指着本子,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都是‘自觉’出来的错。”他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答案。
小吴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不服气:“可九次是对的。”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像是想要为自己和大家争取一些认可。
“对的归功于人,错的归咎于系统?”刘好仃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苦涩和无奈,“咱们现在像一群靠手感骑车的人,车越骑越顺,可天一黑,路一岔,还是得摸。”他的手不自觉地比划着,仿佛自己真的在骑着车,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的道路。
老李皱眉,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你是说,咱们还得装车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解,似乎不太明白刘好仃的意思。
“车灯早就该有了。”刘好仃说着,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笔,在“自觉”旁边重重地写下四个字:“数——字——化——转——型。”笔尖划过白板,发出短促的“吱”声,那声音仿佛是一种宣誓,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小吴眨了眨眼,脸上满是困惑:“啥?”他的脑袋微微歪着,像是听不懂这深奥的词汇。
老李直接问:“是不是要换系统?花多少钱?”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他知道换系统可不是一件小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叉车组的老杨本来在刷手机,一听这话,手指顿住,悄悄把屏幕压低了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毕竟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学习新的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是换系统。”刘好仃把笔帽咔一声按上,动作干脆利落,“是让电脑帮咱们记住‘什么时候该动’,而不是靠谁喊一嗓子、谁看一眼、谁想起来。”他的目光坚定而执着,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那不就是系统?”小吴挠头,他的头发被挠得更加凌乱了,眼神中依然充满了疑惑。
“咱们现在记数据靠手写,算波动靠心算,复盘靠回忆。”刘好仃翻开本子,手指轻轻敲打着那些记录,“如果一天五十单,每单三个节点,一百五十个时间点,谁来记?我?我明年就六十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他真的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没人接话。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刘好仃的话。
“我不是怕干不动。”他合上本子,深吸一口气,“我是怕换个人,这链条又断了。咱们摸索出来的‘不等人’,不能只活在几个人脑子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深知这些经验和流程的珍贵,如果因为人员的变动而丢失,那将是多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