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保温杯盖被轻轻拧开时,会议室里那凝重的空气仿佛都被这细微的动作打破了一丝宁静。一小团水汽悠悠地往上飘,宛如轻柔的薄纱,却又在瞬间消散在相对干燥的空气中。刘好仃目光平静,没有吹那缓缓升腾的水汽,也没有仔细去看,只是动作轻柔地把杯子轻轻放在会议桌角。那杯子与桌面接触的瞬间,发出一声细微却清脆的声响,杯中的水面泛起一圈涟漪,那涟漪轻轻晃了两下,仿佛是水在静静等待着什么,又像是某种无形的催促,等刘好仃开口说出重要的决定。
刘好仃伸手拿起一旁的笔记本,那本子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边角微微卷起,却显得十分质朴。他缓缓翻开笔记本,第一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三句话,每一个字都横平竖直,笔画有力,就如同刚刚练完钢笔字般工整。他把本子推到桌子中央,动作平稳而坚定,那本子就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在场众人内心不同的涟漪。随后,他又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张洁白的A3纸,那纸张崭新而又平整,他小心翼翼地将纸铺在桌面上,然后用四个回形针稳稳地固定住四角,仿佛是在搭建一个即将承载重要内容的舞台。
“昨天咱们把政策嚼碎了,仔细琢磨透了,今天得把它做成实实在在能吃的饭。”刘好仃的声音不高,却清晰而有力,在会议室里回荡,“可不是那种纸糊的饭,一碰就散,得是真材实料,能让人吃饱吃好的饭。”
小张刚坐下,屁股还没坐热乎,听见这话差点笑出声来,那笑容已经在嘴角微微勾起,可又意识到场合不对,硬生生地把笑憋了回去,脸上顿时泛起一阵红晕,眼神中却带着一丝藏不住的轻松。老李则微微低下头,目光专注地看着自己的笔记本,笔记本上画着一根横线,左边工工整整地写着“生产”,右边写着“合规”,中间一条波浪线,像是一条难以跨越的河流,横亘在“生产”与“合规”之间,不知有多少难题和挑战隐藏其中。
刘好仃拿起一支黑色的记号笔,笔尖在纸上轻轻一点,然后果断地在A3纸上写下四个词:材料、能耗、排放、流程。每一个词都写得十分用力,仿佛是要将它们深深地刻在纸上。每个词后面,他还画了个空括号,那空括号就像一个个等待填答案的小学生作业本,充满了未知和期待。
“先定铁规矩。”刘好仃的手指轻轻敲了敲笔记本上的三句话,那节奏如同敲响的警钟,“材料不能含F - 21,这是红线,谁也不能碰;能耗不能破线,要严格控制,每一度电、每一滴油都得算清楚;排放要能查,随时经得起检验;流程要有据,每一步都要有记录,有凭证。这四条,就像四根定海神针,谁也不能绕过去。”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但大家都默契地点了点头,那点头的动作虽然轻微,却都带着一种决心和认同。
“接下来,分组。”刘好仃抬眼扫了一圈会议室里的人,目光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着每个人,“小张盯材料,这是源头,一定要把好关;老李管流程,这是整个生产的主线,不能有丝毫差错;小吴负责能耗和排放,这两个方面现在越来越受重视,要时刻盯着。两小时,每人交一个‘最小能落地’的点子。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蓝图,而是切实可行的第一步,就像爬山,先找到一个能踩稳的小台阶。”
小张举手,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比如?”
“比如,”刘好仃耐心地解释道,“不用等新设备到位,先改哪一步动作,就能让我们的生产离合规近一点。哪怕只是多盖一个章,多填一张表,只要是能朝着合规方向迈进的,都可以。我们现在要的是实打实的行动,不是空谈。”
小吴听了,微微皱起眉头,低下头在本子上快速地划拉着,仿佛在脑海中构思着方案;老李则不慌不忙地掏出手机,翻看着仓库的照片,眼神专注而认真,像是在寻找着某个关键的信息。会议桌上的气氛就像刚刚通电的线路,没有吵闹声,却隐隐有着电流通过的嗡嗡声,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两小时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看似平静却又暗流涌动的会议室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终于,时间到了,白板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就像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充满思考的画卷。
小张率先站起来,声音洪亮:“我的方案是:从明天起,所有新材料进库,必须附检测报告复印件,质检员和采购员双签确认。现在系统可能不会自动提醒,但我们人先动起来,不能总是依赖机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仿佛看到了这个方案实施后的成效。
老李紧接着说道:“我的建议更细一些,在现有纸质台账上加一栏‘合规状态’,每批材料入库时由班组长手写标注‘已核’或‘待查’。我们这些老工人,认字,但对屏幕上的东西不太习惯,写纸上心里踏实。”他说着,眼神中带着对过去工作方式的眷恋,也透露出对新要求的积极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