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五点四十七分,天光还没透亮,厂区东门的路灯依然亮着,其中一盏忽明忽灭,像在打瞌睡。刘好仃推着自行车进来,车筐里放着一个牛皮纸袋,边角被露水洇湿了一小块。他没去办公室,径直拐进行政后勤办公室隔壁的资料室,把纸袋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三张打印好的照片——垃圾堆、破路灯、积水路面,边缘还带着打印机刚出来的温热。
他掏出手机,屏幕亮起,通话记录里“老周”的号码排在最上方,昨天那通电话的时长是三分二十一秒。他没再拨,而是把手机倒扣在桌角,坐下来,翻开笔记本,首页贴着那三张照片,下面压着一行新写的字:“看得见的,才算责任。”
六点整,老周推门进来,手里端着搪瓷缸,看见刘好仃愣了一下,“这么早?”
“等你。”刘好仃把维修记录表的电子版发过去,“就借你看一眼。”
老周皱眉,“这都是零碎事,没归口,查起来费劲。”
“我不用你立项,就看数据。”刘好仃打开电脑,调出B线停机记录,“咱们能算出主轴温度偏差0.3度,难道算不出路灯坏了多少天?”
老周没说话,坐下来,点了几个文件夹。两人一句一句核对,从2020年至今,厂区照明维修申请共提交43次,实际完成27次,平均响应时间9.6天。临时工棚漏水报修14次,最长一次等了23天,期间工人用塑料布搭顶。员工因路滑摔伤的记录,内部系统只记了3起,但人事档案里有11次病假记录与雨天相关,均未标注原因。
刘好仃把数据抄进笔记本,标上红圈。
“你看,”他指着其中一行,“夜班七点交接,那会儿天最黑,照明最差。骑电动车的占七成八,可咱们的路灯覆盖率不到四成。这不是偶然摔跤,是系统在漏人。”
老周嘬了口茶,没接话,但没关电脑。
七点二十分,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刘好仃把投影仪接上,墙上出现一张图:左边是B线风险管理曲线,右边是三张照片拼成的“厂区实景”。设备科长进来,看了眼墙,嘀咕:“机器都快散架了,还看路灯?”
“机器不会摔跤。”刘好仃点开下一页,列出维修延迟数据,“但人会。人摔了,情绪就差;情绪差了,操作就容易出错。我们防设备故障,也得防人的‘故障’。”
没人说话。生产、质检、仓库的代表陆续坐下,有人翻手机,有人打哈欠。
刘好仃没急着讲,而是把B线的响应率曲线放上去,“过去三周,警报响应率百分之百。为什么?因为责任到人,流程到岗。那现在,能不能把这套逻辑,用到人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