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才像咱厂。”阿珍看着改完的页面,忍不住笑,“接地气,还不掉价。”
信息发布出去不到两小时,后台简历就开始往上堆。阿珍翻着数据直皱眉:“两百多份,可真正对口的没几个,筛起来得累死人。”
技术骨干们也叫苦:“白天干活都忙不过来,哪有空看简历?”
刘好仃正在白板上画“外招三线并行”图,听见这话笔尖一顿,回头问:“带教积分还能不能用?”
阿珍一愣:“你是说……筛简历也算积分?”
“怎么不算?”刘好仃眼睛亮了,“每满五小时,计一分,能换调休、换工具包,还能上月度成长榜。老师傅带徒弟算贡献,帮着挑人,也是为车间添力量。”
他当场拉起初筛小组:老李看经验是否对口,小林查技术描述是否具体,阿珍负责核对工作时长和跳槽频率。
三人定下三道硬杠杠:
第一,必须有同类玻璃厂实操经验,纯理论派先过滤掉;
第二,同一岗位干满两年以上,频繁跳槽的暂不考虑;
第三,简历里得出现具体工艺动作,比如“调整退火曲线参数”“处理过风压波动导致的应力集中”。
系统先过一遍,自动筛掉七成。剩下的一百多份,人工复核,只留前10%进入待联系池。
老李盯着一份简历看了半天,指着一行字:“他说自己‘主导过冷却系统优化’,可连风阀型号都没写全,吹牛。”
小林点头:“这种简历,一看就没摸过真机器。”
阿珍把那份简历拖进“待观察”文件夹:“先留着,面试时让他现场画个风路图。”
筛到下午,待联系池名单初步成型。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把三类岗位用不同颜色标出,每类下面贴上对应数量的小卡片,像在排兵布阵。
“线上发,线下推,内部荐。”他一边写一边说,“招聘不是发个公告就完事,得像退火炉控温一样,稳、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