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低温组进行到第七十二次撕裂时,低温舱突然发出“嘀嘀”警报,屏幕跳出“过热保护”提示。
老周立刻切断运行程序,舱门自动锁死,内部风扇停止转动。
“坏了?”小吴凑过来。
“没坏,撑不住。”老周拍了下控制面板,“连续运行快五小时,散热跟不上。”
刘好仃闻声走来,看了眼温度曲线。“先停三十分钟,把中断前的数据记清楚,标注‘非正常工况’。”他掏出手机拨通机修班值班电话,“借个大功率风扇,接外循环降温。”
挂了电话,他走回样品台,拿起那片磨损的二维码护角,用放大镜细看斜面。
“功率是不是高了?”他问小王。
“调的是标准值,但可能材料批次有点差异。”小王回答。
“那就降5%。”刘好仃把样品放回托盘,“重打三片,这一轮先用旧片收尾,新片下一轮上。记住,验证不是为了证明我们多厉害,是看它在哪一刻开始不行。”
清晨六点四十三分,第一轮全场景测试完成。
小吴把三份汇总表钉在白板右侧,标题统一为“首轮验证数据(初稿)”。刘好仃站在前面,一支红笔在手,逐项核对。
荧光丝:72小时复合工况下,最大位移0.3mm,达标。
二维码:强光识别失败率6.7%,接近达标线,但边缘磨损问题首次正式记录。
低温组:一百次撕裂中成功九十二次,成功率92.3%,未达95%阈值。其中两次失败发生在震动后立即测试,与此前推测一致。
维修角里安静下来。
小李先开口:“荧光丝稳了,能不能算过?”
老周摇头:“低温没到线,不能拆开看。”
小王翻着记录表:“二维码也差一点,但问题是耐久性,不是识别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