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月光还在绿萝叶尖上挂着,水珠没干透,刘好仃已经坐在了工位上。他把“第一梯队·使用日志”的文件夹打开,三份客户档案并排铺在桌面上,像三张拼图,等着他找出那条看不见的连线。
他先看成都。操作员小陈每次导出前都要刷新两遍页面——不是系统卡,是他心里卡。再看东莞,老李说十点导报表总得等一会儿,结果是全厂玻璃出炉,数据一股脑往上传,系统被挤在“早高峰”里动弹不得。宁波那边更细,厂长问能不能一键回退,其实是在问:“你们敢让我改,是不是也敢帮我兜着?”
刘好仃抽出一张便签,笔尖顿了顿,写下一句:“不是他们不会用,是我们没告诉他们什么时候最好用。”
他盯着这句话看了两分钟,突然笑了。笑完,又觉得有点沉。
系统现在稳了,回退功能开了,电话直通他的手机,客户连退都没退过一次。可这就像做饭——饭熟了,不等于吃的人就不怕烫了。他们怕的从来不是操作复杂,而是“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出事”。
他把三份档案翻来覆去看了三遍,终于在备注栏里抓到了共同点:预刷新、错峰导出、扫码直联……全是“预防性动作”。人不是在用系统,是在防系统。
“咱们做的不是工具,是保险。”他自言自语,“可保险买多了,谁还敢开车?”
第二天一早,团队晨会。小吴刚坐下就掏出手机:“刘工,‘三日无理由回退’点击量又涨了,现在累计112次,回退成功还是零。”
“挺好。”刘好仃点头,“说明大家敢点了。”
小李接话:“那下一步是不是该推第二批客户了?宁波那边催着要排期。”
刘好仃没答,而是打开投影,调出三地的操作延迟热力图。画面一亮,所有人一眼就看出规律:每天上午9:50到10:20,响应时间明显拉长,像被什么拖住了脚。
“这不是bug。”他说,“是节奏问题。咱们的系统跑得快,可客户的工作节奏有高峰低谷。他们不是不会用,是没人告诉他们——哪段路该踩油门,哪段该松刹车。”
小吴皱眉:“所以呢?我们还得当导航?”
“差不多。”刘好仃从抽屉里拿出昨晚写的脚本打印稿,“我在测试机上加了个提醒功能。每天9:50,系统自动弹窗:‘建议10:30后导出报表,当前网络负载较高’。试了三次,零延迟,没触发任何报警。”
会议室一下子静了。
小李第一个开口:“加提醒?那要是客户不听呢?或者提醒错了呢?万一他偏偏就在10点导,结果卡了,会不会觉得是我们故意误导?”
“会。”刘好仃点头,“所以提醒不能是命令,得是建议。而且得准。”
小吴摇头:“现在推广才刚开始,咱们自己都还在跑现场。这时候搞新功能,万一出岔子,前面建立的信任全白搭。”
“可信任不是终点。”刘好仃翻出手机,点开宁波厂长那天说的话,“他说我们是‘售后服务标杆’。标杆听着好听,可标杆立着不动,迟早被人绕过去。”
他顿了顿,声音没提高,但每个字都落得稳:“咱们现在是‘出问题就修’,能不能变成‘问题还没出,我们就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