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汉车间的温度再次被推高时,刘好仃已经站在了控制柜前。安全帽扣在头上,手套被汗水浸透,他盯着屏幕上的采样频率,手指在触控面板上快速点选。
“采样提到每秒五次,加卡尔曼滤波。”他对着对讲机说,“王浩,把前馈补偿系数设成0.65,温度变化率超过1.2℃/分钟就提前动作。”
陈慧撑着伞过来,递上一瓶冰水:“监控中心说北京又报高温,但这次没触发预警。”
“因为他们换了新探头。”刘好仃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顺着手腕流进袖口,“不是我们变强了,是以前用的太差。”
他蹲下身,打开控制柜侧盖,三组红外测温仪的信号线已经接好。屏幕上,三条曲线并行上升,绿色的运行线始终贴着红色警戒线下方平稳前行。
“再升两度。”他说。
“62℃了!”操作工喊。
警报没响。刘好仃盯着延迟数据,0.7秒的空窗被补上了。他按下录制键,把三组测温数据同步打包,上传至区块链存证节点。
“剪个三分钟视频。”他对陈慧说,“就叫‘在熔炉边活着的机器’。开头放长沙那三台冒水开机的画面,中间插武汉这回的62℃运行,结尾——”
话没说完,头顶的管道滴下一串水珠,正好砸在屏幕边缘。他抬手抹掉,继续说:“结尾放工人扫码看AR投影的镜头。别加字幕,让画面自己说话。”
回程的车上,他翻看今天的记录。十一套气候模型全部稳定运行,误报率平均0.4%,武汉车间那台甚至跑出了0.23%。
手机震动,是林晓彤发来的消息:“北京园区完成线路改造,新传感器上线,第一组湿度数据已同步。”
他回了个“好”,抬头看向窗外。天边有云层裂开一道缝,阳光斜劈下来,照在远处一座厂房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
刘好仃眯起眼,忽然想起什么,掏出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两笔:一个方框,里面写着“监控屏亮度自适应”。
车拐进高架匝道时,他拨通王浩电话:“北方晚上温差大,屏幕反光会影响读数。下周推固件,加个环境光感应,天黑自动调暗。”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刘工,这功能……算技术升级还是人道关怀?”
“都算。”他挂了电话,把笔记本合上。
车窗外,城市灯火渐次亮起,像一片被风吹散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