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晨四点,电脑屏幕还亮着,林晓彤把最后一组铁岭数据拖进比对窗口,指尖在回车键上停了半秒才敲下去。波形图刚跑出一半,她猛地凑近,又往后缩了缩,像是怕看错。
“刘师傅,你来看这个。”
刘好仃从折叠床翻身起来,拖鞋踢踢踏踏走到她身后,眼睛扫过屏幕左侧的深圳报废线“真病”录音,再滑到右边铁岭那台老机器的负载声纹。两条线在0.8秒处短暂重合,接着分道扬镳,但到了1.5秒,居然又咬合上了。
“不是误报。”他伸手点了点屏幕,“它认出‘病根’了。”
林晓彤摇头:“可前面那段误报率还是高,41%,王浩那边反馈说,系统把换刀震动当成了刀具磨损。”
“正常。”刘好仃拉开抽屉,抽出那本写满参数的日志,“机器老了,动作也慢,换刀时抖得久,声音拖得长。咱们得教它分清楚——是‘年纪大’,还是‘真生病’。”
他翻到“变量登记表”那页,指着几行字:“把这些加进去,当‘年龄补丁’打上。”
林晓彤照着录入,把设备运行年限、环境温差、换刀频次全设为权重因子,重新跑模型。这一次,波形图稳定了许多,误报点从十几个缩到三个,其中一个还是因为铁岭那边记录漏了冷却泵启停时间。
“双轨对照起作用了。”她松了口气,抬头,“咱们拿‘真病’当尺子,量出了假警报的边。”
“对。”刘好仃点头,“人看病还得问抽烟不抽烟、熬夜不熬夜,机器也得有‘病历’。没这本账,光看化验单,谁也别想断准。”
他拿起笔,在白板“卡点”栏划掉“跨机型适配待验证”,墨迹拉得有点长,像一道收尾的句号。
林晓彤盯着那行字,忽然问:“深圳二号线那台呢?咱们的‘体检’模型,能不能也给它来一次?”
“正好。”刘好仃打开文件夹,“昨晚录的冷启动数据还在,五分钟,干干净净,没别的杂音。”
“可生产部昨天说了,那台机子状态良好,没必要测。”林晓彤犹豫着,“咱们再往上贴传感器,人家该觉得我们多事了。”
“那就别说是测故障。”刘好仃拿起电话,“就说做‘声学基线建档’,听着像例行公事,谁也挑不出毛病。”
电话接通夜班组长,他语气平常:“老李,今天早上咱们补个五分钟采集,给二号线建个‘健康档案’,以后出了问题好对比。不影响开机,就冷机状态下录一段。”
对方沉默两秒:“行吧,但别超时。”
“绝不。”
林晓彤一边接线一边嘀咕:“万一啥也没发现,岂不是白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