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晓彤默默打开笔记本,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写上:“报警模块独立通路可行性分析”。
刘好仃看着她:“你信这个趋势?”
“我信数据。”她指着图表中一组微小的上扬曲线,“这六个点,每次电源切换后,响应时间都比前一轮多出几毫秒。单独看是误差,连起来看,就是趋势。机器没说谎,是我们在假装没听见。”
“好。”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划掉原来的结论,“那我们就重新定义‘达标’。不是‘符合国标’,而是‘在最糟的时候,依然靠谱’。”
小李抬头:“那新标准是?”
“三重压力下,响应稳定在0.2秒内,双时间戳无偏移。”刘好仃写下这行字,圈起来,“达不到,就不叫改好了。”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空调风吹动纸页,发出轻微的翻动声。
林晓彤忽然问:“那之前锁柜的决定……是不是就是为了等这一刻?”
刘好仃摇头:“我不是为了等,是为了不急。急了,就只能看见‘过了没’,看不见‘差点啥’。”他合上投影仪,“测试不是考试,考过了就能交卷。咱们这行,卷子收上去,事故才刚开始。”
小李低头看着自己刚才敲桌面的手指,慢慢停了下来。
“我重新跑一遍数据。”林晓彤合上电脑,“这次不筛平滑段,专挑波动区。”
“去吧。”刘好仃把报告复印件分给两人,“把每一条延迟,都当成客户在敲桌子。他们没骂人,但声音已经到了。”
散会后,刘好仃留在会议室,把白板上的图拍了照。手机闪光灯亮起的瞬间,他看见玻璃窗上映出自己的影子,和背后的“达标新标准”重叠在一起。
他顺手把茶杯挪开,抽出被压住的一页纸——是测试日志的附录,手动计时的原始记录。第三轮的那行字迹有点晕墨,但他记得当时秒表落下的感觉:稳,但手心出汗。
走廊传来脚步声,林晓彤折返回来,手里拿着U盘。
“刘工,我刚才想了想,”她站在门口,“如果报警模块独立出去,现有的日志系统可能接不住信号。”
“那就改日志系统。”刘好仃说。
“可这已经超出测试范围了。”
“可客户不会分这么清。”他把那页附录折好,塞进工作服口袋,“他们只知道,灯该亮的时候,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