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李嘀咕:“又要盯参数,又要记数据,夜班兄弟怕是得连轴转。”
“没人让你一个人扛。”刘好仃看着他,“你带两人,轮班盯台。阿珍那边会把客户使用场景再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咱们没想到的工况。问题越早出,越好改。”
老周蹲下身,打开样品箱:“那低温开裂呢?八度环境下,一百次里有十一回没撕开。”
“不是撕不开,是裂得慢。”小吴从门口探头,“我刚才复测了三遍,温度一低,材料发硬,暗痕那点力道不够。”
“那就加点力。”刘好仃拿起一片护角,用指甲沿暗痕划了一下,“不是改结构,是调工艺。压合时温度、压力、时间,三个变量,咱们一个个试。”
“可生产线那边催得紧。”老周说,“新订单排满了,咱们在这儿打样,会不会耽误交货?”
“耽误不了。”刘好仃翻开生产排期表,“咱们用的是边角料,打的是小样,不占正式产能。真要改工艺,也得等测试完再报批。现在只是‘查病’,不是‘动刀’。”
小吴笑出声:“您这比喻,比车间喇叭还响亮。”
“响亮没用,得踏实。”刘好仃把三张卡片重新排了顺序,“荧光丝是看得见的活,客户第一眼就注意;二维码是仓库里的命,扫不上就卡流程;易拆是手感,得稳。咱们按这个优先级走。”
小李点头:“我先调模具,试试双段控温。”
“温度曲线我有。”老周掏出记录本,“昨天压合时,163度是个坎,再低粘合强度掉得快。”
“那就160度预热,170度瞬压。”刘好仃拿笔在本子上画了道折线,“热起来慢,压下去快,丝线定住,强度也不伤。”
“我这就去调。”小李抓起记录本往外走。
“记得留数据。”刘好仃在背后喊,“失败也记,别怕难看。”
下午三点四十七分,震动台再次启动。第一轮测试排程表贴在门边,三项任务交错排列,像三条并行的轨道。
小王在设备间调试雕刻头,角度调到0.1毫米时,激光束扫过样品边缘,留下一道极细的斜面。他凑近看,用手电从侧面照过去——光晕散开了,不再直反射。
“成了?”他自言自语。
“先别高兴。”刘好仃站在门口,“等晒过太阳再说。”
傍晚五点十二分,第一批数据汇总。荧光丝在五次震动后出现微位移,但幅度比之前小;二维码在强光下识别延迟降至8%,但有两次因角度偏移失败;低温开裂测试中,双段控温样品在100次中成功91次,比基准高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