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台测试机屏幕刚暗下去三秒,又亮了起来。这次不是欢迎界面,而是并排滚动的压测日志。刘好仃把手机塞回裤兜,没看小吴那条“同步完成”的消息,只说了句:“再跑一遍,十轮复合场景,记录每一帧响应时间。”
小李正伸手去拿水杯,听见这话手一抖,半杯凉茶泼在桌角。他没擦,盯着深圳机的进度条:“刚不是全绿了?连宁波的线程都稳了,还压?”
“绿了是能走。”刘好仃敲了敲白板上“闭环已成”那四个字,“但走得顺不顺,得听脚步声。”
小吴从笔记本后探出头:“我刚看了,延迟最高0.6秒,用户根本察觉不到。”
“人察觉不到,手会。”刘好仃调出凌晨三点东莞机的日志,“这里,连续三次导出提醒间隔被拉长0.4秒,队列开始堆积。像走路时鞋里进了沙子,一开始没事,走十里就磨出血。”
他把画面定格在一处调度记录上:“系统学会了等,但等的节奏乱了。它该喘气的时候憋着,该迈步的时候拖脚。”
办公室静了两秒。小李低头看自己电脑,忽然发现前端渲染时间那一栏,确实有几处微妙的凸起,像平静水面下藏了半截断枝。
“那就……再抠抠?”小李试探着问。
刘好仃点头,拿起记号笔,在白板最上方画了条横线:“从今天起,标准改了。0.3秒是生死线,超一毫秒,算缺陷。”
小吴张了张嘴,最终把面包塞回嘴里,含糊道:“行,反正早餐还没吃完。”
十点十七分,第十八轮模拟开始。深圳机进入高频操作模式,导出、切换、报警三线并发。画面流畅,但小李回放视频时,发现提醒弹出前有极短的界面抖动。
“像是闪了一下。”他说。
刘好仃没答,掏出手机,对着屏幕开慢动作拍摄。画面放大后,所有人看清了:弹窗出现前,有一帧极短的黑边,几乎无法察觉。
“重绘开销太大。”刘好仃指着前端代码,“每次弹窗,样式表全加载一遍,像每次出门都重新穿鞋带。”
小李挠头:“可我们之前做了缓存啊。”
“缓存了主体,没缓非核心样式。”刘好仃标出几行CSS,“这些动画过渡、阴影效果,工人用不着,但它每秒偷偷吃掉15毫秒。”
“删了?”小李问。
“留个影子。”刘好仃改了两行代码,“只保留基础边框和字体,视觉上还是那个提醒,但轻了三分之二。”
代码推送后,第二十轮测试启动。三台机器同步运行,界面再无抖动。小吴盯着性能监控图,发现前端资源占用从18%降到6%。
“省下的时间够打个哈欠。”他说。
“够它喘匀了。”刘好仃说。
中午前,刘好仃把近五轮所有误触发记录调了出来。屏幕上列出十几条“回头即降级”的案例。他一条条过,忽然停在一条记录上:操作员转身45度,视线停留0.7秒,系统判定为“防查岗”,压住了导出提醒。
“角度不够,时间不够,紧张度也不够。”他圈出数据,“它把习惯当信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