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电焊干扰接入——屏幕突然闪红,**动态阈值模块告警,安全模式自动激活**。
“又来了!”小李一拍桌子。
“停。”刘好仃抬手,“回放最后一次干扰注入前后的日志。”
数据拉出,信号波形并排对比。有效触发信号和电焊噪声在频段上几乎叠在一起,系统无法分辨。
“它不是不想干活。”刘好仃指着图,“是怕干错活。一听见响,先躲起来。”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车间以后不准电焊吧?”老周苦笑。
“不准不行,但可以教它听清。”刘好仃转头问小陈,“能不能在动态阈值里加个‘听声辨人’的功能?比如,给有效信号打个频谱指纹?”
“指纹?”小陈一愣。
“对。”刘好仃拿笔在纸上画了个波形,“真正的故障信号,连续性强,幅度稳定。电焊那种,断断续续,忽高忽低。咱们让它学着挑一挑,别一响就跳。”
小陈眼睛慢慢亮了:“可以搞个频谱特征加权,把连续性高的信号优先级拉上去。”
“那就加。”刘好仃说,“但现在不改代码。先把这轮测试走完,我要看它在‘不聪明’的情况下,到底能撑多久。”
第二轮测试开始。
干扰强度提升20%,系统在运行47秒后再次切换安全模式。
第三次,41秒。
第四次,38秒。
“它在变差。”小李皱眉。
“不。”刘好仃摇头,“它在适应。每次撑的时间短一点,说明干扰越来越像真故障,它判断越来越难。”
“这叫进步?”老周不信。
“当然。”刘好仃笑了,“人学东西,也是越学越怕错。刚开始瞎答,后来知道有陷阱,反而犹豫。这不是退步,是开始动脑子了。”
第五轮测试,他们把干扰模式调成随机跳频,模拟多台电焊机交叉作业。系统运行到第52秒,突然恢复稳定,连续扛过三波干扰未切换。
“成了?”小李问。
“没。”刘好仃盯着数据流,“它没识别,是运气好。干扰刚好避开了敏感频段。”
他转头对老张说:“硬件也得动。主控板电源滤波能力不够,干扰一来,电压抖动,芯片就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