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桃李桑榆,繁茂之象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化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典故,描绘出桃李盛开,引得人们纷纷前来观赏,树下踏出条条小径的热闹场景,侧面烘托出桃李之美与春日之吸引力。“桑榆荫道周”则展现了道路四周繁茂的桑榆树枝叶相连,形成大片树荫。桃李的明艳与桑榆的繁茂相互映衬,构成一幅丰富多样的春日田园画面,体现出春天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美好春光的喜爱与赞美。
五、游罢思归,眷恋不舍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东都”指代建康,“俶载”表示开始,这里指此次出游即将结束。尽管要踏上归程,但诗人仍频频回望那绿色的田野。“望绿畴”三个字,饱含着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眷恋不舍之情,将诗人悠然自得、沉醉于春光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结构上,此句收束全诗,使诗歌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结束,给人留下回味悠长之感。
六、艺术特色
1. 色彩鲜明,画面感强:诗中运用丰富色彩,如“青郊”“苍江”“日华”“绿畴”等,形成鲜明对比与和谐搭配,勾勒出绚丽多彩的春日画卷,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 动静结合,灵动自然:既有“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等动态描写,展现春日的灵动活泼;又有“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的静态刻画,呈现出春日景色的静谧美好。动静相互交融,使诗歌富有节奏感与生命力。
3. 情感真挚,情景交融:诗人对春日新亭渚美景的描绘,处处渗透着内心的愉悦与悠然之情。景因情而生动,情因景而更显真挚,情景浑然一体,自然流畅地传达出诗人对春天、对自然的热爱。
……
解析:
1.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 解析:“宛洛”指宛城和洛阳,在古代是繁华热闹、适合游览的胜地,这里借指建康(今南京),诗人将建康比作宛洛,表明此地同样适宜畅快遨游。“佳遨游”直接点明此次出游的愉悦感受。“春色满皇州”,“皇州”即京城,也就是建康,一个“满”字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弥漫整个京城的景象,仿佛春色毫无保留地铺展开来,渲染出春日的浓郁氛围,给人以生机勃勃、热闹繁华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欢快、明朗的基调,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具体春景的描写。
2. 结轸青郊路,迥瞰苍江流
- 解析:“结轸”意为停车,诗人与友人将车停在“青郊路”,“青郊”点明地点在东郊,且突出了郊外春草萋萋、一片青葱的景象。此时,诗人驻足于此,“迥瞰”即极目远眺,目光投向远方“苍江流”。“苍江”描绘出江水呈现出苍茫之色,展现出江水的深沉与壮阔,“流”字则赋予江水动态感,让人仿佛看到江水奔腾不息的画面。此句通过先写停车驻足,再写远望江流,从近到远,勾勒出一幅开阔的画面,不仅展现了春日郊外的宁静与江水的雄浑,也为下文对江景及周边景色的细致描绘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