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奉和随王殿下诗?其七
谢朓
玄冬寂修夜,天围静且开。
亭皋霜气怆,松宇清风来。
高琴时以思,幽人多感怀。
幸藉汾阳想,岭首正徘徊。
……
赏析:
《奉和随王殿下诗·其七》是一首情景交融、富有韵味的诗作。诗人谢朓借冬夜之景,抒发内心复杂情感,同时巧妙传达对随王的情感与态度。诗作在营造意境、借景抒情及用典等方面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体现南朝诗歌细腻风格。
一、内容解读:景、情、思的交织
1. 开篇写景:描绘冬夜的寂静开阔:“玄冬寂修夜,天围静且开”,点明时节为寒冬,“玄冬”一词给人以深沉、冷峻之感。“寂修夜”强调冬夜漫长且寂静,营造出静谧氛围。“天围静且开”描绘天空宁静,视野开阔,为全诗奠定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基调,展现出大自然在冬夜的宏大与静谧,让读者感受到冬夜的空旷与寂静。
2. 中幅景语:渲染凄清氛围:“亭皋霜气怆,松宇清风来”,“亭皋”指水边平地,寒霜降临,给人以凄怆之感,“怆”字直接点出环境带来的情绪冲击。松林间清风阵阵,“松宇”中的“松”常象征高洁,清风则增添空灵之感,但在霜气背景下,更多了几分清冷。此句通过霜气与清风的描写,从触觉和视觉角度强化冬夜的凄清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3. 引发情思:琴音触动幽人情怀:“高琴时以思,幽人多感怀”,“高琴”代表高雅琴声,在寂静冬夜,琴声不时响起,引发诗人思绪。“幽人”可指诗人自己或与诗人心境相似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生诸多感慨。琴音成为情感触发点,表明幽居之人内心敏感,对周围环境与生活有深刻感触,为诗歌增添情感深度。
4. 结尾用典:借典表意:“幸藉汾阳想,岭首正徘徊”,“汾阳想”用典,相传黄帝曾在汾水之阳向广成子问道,追求至道。这里诗人借“汾阳想”表达对贤德之人、高深境界的追慕。在山岭之上徘徊,既是实写所处地点与行为,也暗示诗人沉浸在对贤德、理想的思索中,传达出对随王的敬仰,如同对贤德之人的追慕,希望在其影响下提升自我,深化诗歌主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