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游仙诗五首·其一
王融
桃李不奢年,桑榆多暮节。
常恐秋蓬根,连翩因风雪。
习道遍槐岻,追仙度瑶碣。
绿帙启真词,丹经流妙说。
长河且已萦,曾山方可砺。
……
赏析:
《游仙诗五首·其一》是一首借游仙主题表达对生命思考与追求的诗作。诗人在感慨生命短暂、命运无常中,展现出对道家修仙问道的执着,蕴含深刻思想与独特艺术魅力。 一、主题思想:生命忧思与仙道追求
1. 生命短暂与无常之叹:开篇“桃李不奢年,桑榆多暮节。常恐秋蓬根,连翩因风雪”,诗人借桃李花期短暂、桑榆象征暮年,直抒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秋蓬自比,担心像秋蓬在风雪中漂泊,突出对生命无常的恐惧。这种对生命有限性的认知,奠定全诗基调,反映古人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无奈。
2. 求道修仙的坚定执着:“习道遍槐岻,追仙度瑶碣。绿帙启真词,丹经流妙说”,诗人为求道修仙,踏遍山林,翻阅道家经典。“遍”“度”体现求道决心与坚持,对经典中真词妙说的探寻,表明对道家修仙理念的笃信,希望借修仙超越生命局限,追求永恒。
3. 历经磨炼的成长认知:“长河且已萦,曾山方可砺”,诗人将人生比作长河萦回、曾山可砺,认识到生命虽充满曲折磨难,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坚韧,是求道修仙必经之路,深化对生命与修仙关系的思考。
二、艺术特色:意象营造与象征表意
1. 自然意象,烘托心境:诗中运用桃李、桑榆、秋蓬、风雪、长河、曾山等自然意象。桃李、桑榆描绘生命不同阶段,引发时光易逝之感;秋蓬、风雪渲染漂泊无常的氛围,烘托内心恐惧;长河、曾山象征人生磨难,使情感具形象载体,增强感染力。
2. 修仙意象,传递追求:槐岻、瑶碣、绿帙、丹经等修仙意象,代表求道修仙的环境与媒介。槐岻、瑶碣暗示神秘修行之路,绿帙、丹经承载道家智慧,传递对仙道的向往与追求,增添神秘氛围与文化底蕴。
三、结构层次:层层递进,逻辑连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