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个项目,共计在国内外五个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新加坡、慕尼黑),招募了超过三千名合格的患者。
整个过程,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向全球直播。
从患者的筛选、随机分组,到每一次的治疗、数据采集,全部在国际监督委员会的眼皮子底下进行。
哈里森博士和他带领的“全球健康联盟”专家团,果然如苍蝇一般,无孔不入。
“周医生,你们的汤药,如何保证每一批次的成分都完全一致?草药可不是化工厂里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哈里森在一次视察中,看似友好地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周翊聪只是让方铭调出了一份文件。
那是百草园出品的每一批次药材的“身份证”——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图谱。
看着屏幕上那几乎完全重合的、代表着数十种有效成分的峰图,哈里森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无法想象,一个用泥土种出来的东西,其化学成分的稳定性,竟然能媲美他们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生产线。
他不知道,这背后,是【神农的百草经】对草木本源的洞悉,和【聚灵阵】对生长环境的绝对掌控。
“哈里森博士,你们的针灸师,如何保证每个人的手法、深度、角度都完全一致?这可是人,不是机器人。”哈里森的副手,一位德国的严谨专家,又提出了新的质疑。
周翊聪笑了笑,把他们带到了训练室。
只见几十名针灸师,正在对着一种特制的、内置了无数微型压力和角度传感器的硅胶人偶进行练习。旁边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一针的进针深度(精确到0.1毫米)、角度(精确到0.5度)、以及捻转提插的频率。
只有连续一百次操作的误差率低于0.1%,才能“毕业上岗”。
德国专家看着那满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准数据,张了张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们以为中医是“玄学”,周翊聪却用一种近乎“变态”的现代工程学方法,把“玄学”给量化了。
整个试验周期,长达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陈斌成了最忙也最痛苦的人。他被任命为B组,也就是“安慰剂组”的后勤总管。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监督厨房,熬制那锅闻起来像中药,其实是酱油、糊掉的麦芽、以及各种奇怪蔬菜根熬出来的“安慰剂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