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的仓库还浸在黎明前的蓝灰色里,林阳刚把仓库的铁门拉开一道缝,就听见外面传来老刘的大嗓门。他赶紧把门推到底,只见老刘正蹲在月台边,手里拎着个铁皮工具箱,旁边立着两卷银灰色的打包带,在熹微的晨光里泛着冷硬的光。
“愣着干啥?”老刘抬头瞅了他一眼,把工具箱往地上一顿,“赶紧过来认认新家伙,别等会儿陈凯来了,你俩又对着这玩意儿犯傻。”
林阳快步走过去,目光落在工具箱里的东西上——那是个半尺长的金属扳手,一端是咬合齿轮,另一端带着个摇柄,看着比平时用的活络扳手沉不少。“这就是……张经理说的打包带工具?”
“啥工具?这叫机械扳手!”老刘抓起扳手往打包带上一卡,齿轮“咔嗒”一声咬住带齿,“昨天总部打电话,说有人传咱们要上全自动打包机?纯属瞎掰!”他猛地摇了摇手柄,打包带被拽得绷直,发出细微的嘶响,“咱厂向来讲究降低成本,一卷进口打包带一千来块,够买多少木头了?要上机器,光设备就得几万,张经理能批?”
林阳这才明白过来,昨天陈凯念叨的“专用工具”,原来就是这手动机械扳手。他伸手想拿起来试试,被老刘一巴掌拍开:“轻点,这玩意儿精贵着呢。全厂就俩,咱仓库一个,市里总部留一个应急,丢了可没地方配。”
仓库的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陈凯抱着账本走进来,看见月台边的打包带,眼睛瞬间亮了:“真换了?我还以为老刘跟咱开玩笑呢。”他凑过来摸了摸打包带,指尖在带齿上划了划,“这带子里掺了玻璃纤维吧?摸着比普通的PET带硬实。”
“别光摸,学着用。”老刘把扳手塞到他手里,“张经理特意嘱咐,这扳手是德国货,齿轮咬合力大,用的时候先把带子卡稳,再摇手柄,别硬拽,容易崩齿。”他指着扳手侧面的注油孔,“看见没?每周检查一次,往这儿点点机油,下雨前收进工具箱,别让它淋着,这玩意儿最怕锈。”
陈凯握着扳手试了试,齿轮转动时发出清脆的“咔咔”声,比用麻绳捆木头时省力多了。“那以后加固就靠这玩意儿了?”他把打包带在货箱上绕了一圈,用扳手轻轻一拽,带子立刻贴紧了箱体,“比捆木头省事儿啊!”
“省事儿是省事儿,规矩也多。”老刘从铁皮柜里翻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张经理算了笔账,一卷打包带能捆三十来箱货,算下来比买木头、付装卸费便宜三成。但有一样——这带子不能重复用,剪断了就是废的,不像麻绳能拆下来再捆。”他敲了敲陈凯手里的扳手,“还有,你俩可别拿它当锤子使,更不许学那些糙汉用它砸核桃,上次内贸仓库的老王就把扳手砸变形了,挨了张经理好一顿骂。”
林阳蹲在旁边看着打包带,忽然想起昨天搬木头的场景——那些带着松脂味的木方,每根都得两人抬着往集装箱里塞,棱角磨得手心发红,一天下来,工装袖口全是木屑。“那以后……不用搬木头了?”
“想得美。”老刘瞪了他一眼,从仓库角落拖出几块薄木板,“张经理加了一句,木头不用整根的了,但每排货箱之间的隔离板还得要,最后封箱时的顶板也得用木板垫着,免得打包带勒坏箱体。”他用脚踢了踢木板,“这些是裁好的杨木板,比松木轻,你俩搬着也省点劲儿。”
陈凯看着那些薄木板,忽然笑了:“那也比搬几十根松木方强。”他拍了拍林阳的肩膀,“还记得上周装二十车货吗?光木头就搬了一百八十多根,咱俩在集装箱里躺了半天才缓过来。”
林阳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上周那个闷热的下午。车间下线的货箱堆得像小山,叉车不够用,他和陈凯抱着松木方在仓库和月台间来来回回跑,汗水把工装浸透了又晒干,留下一圈圈白花花的盐渍。最忙的时候,两人刚把最后一根木方塞进集装箱,就累得直接躺在地板上,集装箱顶的排气扇嗡嗡地转着,热风裹着松木的味道往鼻子里钻,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可不是嘛。”林阳看着眼前的打包带,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有时候装完车,手指头都攥不拢,拿筷子都抖。”他记得有次陈凯累极了,靠在货箱上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没捆完的麻绳,嘴角全是起的燎泡。
老刘看着他俩泛红的眼眶,难得没说重话,只是蹲下来翻了翻仓库的台账:“你们俩也确实该歇歇了。上个月统计,光是搬木头,平均每天就得四十根,最多那天装了二十车,搬了一百九十二根,换成谁都扛不住。”他合上账本,指了指打包带,“这玩意儿虽然得学,但至少不用再跟木头较劲了,也算松快松快。”
陈凯拿起一根隔离板,比之前用的松木方轻了一半还多。“这隔离板尺寸都裁好了?”他量了量板宽,刚好二十厘米,“不用咱自己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