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晨四点的大港,天还裹在墨色里,厨房的灯却率先亮了起来。爸爸轻手轻脚地推开厨房门,生怕吵醒里屋的妈妈,水龙头开得极小,水流“滴答”着打在不锈钢盆里,他正弯腰挑拣红豆——把瘪的、带虫眼的都捡出来,剩下的颗粒饱满的红豆,在暖黄的灯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王医生说红豆熬粥补气血,得放两颗肉厚的红枣,上次买的新疆灰枣就挺好。”他嘴里小声念叨着,从抽屉里翻出玻璃罐,捏起一颗红枣,用温水泡软,再仔细去核切成小块,动作比以前利落了不少。
抽油烟机没开,怕噪音吵到妈妈,他就借着灶台的微光,慢慢把红豆倒进砂锅。水是昨晚晾好的温水,王医生说“温水熬粥豆子更容易烂”,所以每次他都提前准备。砂锅坐在燃气灶上,火苗调得极小,像颗跳动的星星,他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盯着锅里慢慢升温的水,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记着这两周的食谱,是他跟王医生、二姐还有网上查的资料凑出来的,每道菜后面都画着勾,旁边用铅笔标注着妈妈吃的量:“红豆粥:小半碗”“清蒸鲈鱼:两小块”“菠菜鸡蛋汤:小半碗”,字迹歪歪扭扭,却看得出来格外认真。
“老林?咋起这么早?”妈妈的声音从卧室门口传来,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她头上还戴着那顶蓝色棉帽,身上裹着爸爸的厚外套,显然是被厨房里的动静吵醒的。
爸爸赶紧站起来,把凳子往旁边挪了挪,生怕绊倒妈妈:“没吵着你吧?我想着早点熬粥,等你醒了刚好能喝热乎的。”他走过去,伸手摸了摸妈妈的额头,指尖带着点凉意,“天还没亮,咋不多睡会儿?”
“睡不着,听见你在厨房忙,就起来看看。”妈妈走到灶台边,盯着砂锅里慢慢冒泡的红豆,鼻子轻轻动了动,“这红豆闻着挺香,还放了红枣?”
“嗯,王医生说红枣补气血,给你放了两颗,都去核了,不硌牙。”爸爸笑着说,转身从冰箱里拿出个保鲜盒,里面是昨天从菜市场挑的新鲜鲈鱼,鱼鳃鲜红,鳞片完整,“今天给你清蒸鲈鱼,刺少还鲜,你尝尝我这手艺,比上次强多了。”
妈妈看着爸爸手里的鲈鱼,突然愣了愣。结婚快三十年,爸爸以前很少进厨房,年轻时总忙着跟朋友喝酒、打牌,家里的饭基本都是她做。有次她发烧到39度,想喝碗小米粥,爸爸却煮了锅夹生的,还不耐烦地说“外面买碗不就得了,费劲”。可现在,这个曾经连煤气灶开关都分不清的人,却能站在厨房里,为她挑红豆、腌鲈鱼,连鱼刺都提前查好怎么挑才不扎嘴。“你以前可不会做这些。”她小声说,声音里带着点哽咽,眼眶微微泛红。
爸爸的手顿了一下,随即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以前是我不懂事,总觉得外面的朋友重要,忽略了你和家里。现在你生病了,我才明白,啥酒肉朋友都不如你在身边踏实。”他把鲈鱼放进盆里,用料酒和姜片仔细腌上,“你先回屋歇会儿,粥还得熬半个多小时,好了我叫你。”
妈妈没动,就站在厨房门口,看着爸爸忙碌的背影。厨房的灯光不算亮,却把爸爸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瓷砖地上,像个温暖的拥抱。她突然觉得,这两周的日子,虽然还是要忌口,偶尔还是会乏力,可心里却比以前踏实多了——不是因为食谱换了花样,是因为身边这个人,终于把心收回到了这个家,收回到了她身上。
早上六点半,粥熬好了。红豆煮得开花,红枣的甜味渗进粥里,整个厨房都飘着暖香。爸爸盛了小半碗,用勺子轻轻搅了搅放凉,才端到客厅的餐桌上:“尝尝,看甜不甜,要是淡了我再加点冰糖,不齁人。”
妈妈拿起勺子,舀了一口,粥黏糊糊的,红豆烂得入口即化,红枣的甜刚好裹住舌尖,不腻人。她慢慢嚼着,眼眶却越来越热,赶紧低下头,用勺子挡住脸:“好吃,比外面买的好喝。”
“好吃就多喝点,锅里还有呢,我特意多熬了点。”爸爸坐在对面,看着妈妈吃,自己却没动勺,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今天上午给你做菠菜鸡蛋汤,鸡蛋要嫩点;下午炖山药排骨汤,山药我挑的面的,炖出来粉糯,你肯定爱吃。”
妈妈点了点头,又喝了一口粥,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问:“你昨天不是说老陈打电话叫你喝酒吗?你咋没去?以前你不总盼着跟他们聚吗?”
爸爸愣了一下,随即把手机拿出来,打开通话记录——老陈昨天打了三个电话,他都没接,后来直接回了条短信:“我老伴儿生病,得照顾她,以后别叫我喝酒了。”“喝那玩意儿干啥,耽误照顾你。”他把手机揣回兜里,语气很平淡,“以前跟他们喝酒,净瞎吹牛侃大山,也没啥正经事,现在想想都是些酒肉朋友,该断就断了。你比啥都重要。”
妈妈没说话,只是悄悄把自己的粥碗往爸爸那边推了推:“你也喝点,熬了这么久,别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