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秦对他的反应似乎还算满意,收起烟和糖(显然只是展示,并非赠送),拿起桌上那份清单:“好,现在说正事。你刚来,先从最基础的学起。看懂这个。”他把清单推给林阳。
林阳接过。这是一份县机械厂月度原材料采购计划表。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各种名称、规格、数量、计划单价、供应单位:
生铁:铸造用Z18, 50吨,计划价¥XX/吨,来源:县物资局调拨。
焦炭:冶金焦二级, 30吨,计划价¥XX/吨,来源:地区煤炭公司计划内指标。
铜棒:T2紫铜 ?30mm, 2吨,计划价¥XX/吨,来源:需向省金属材料公司申请,指标待批。
润滑油:20#机械油, 500公斤,计划价¥XX/公斤,来源:县石油公司配额。
劳保手套:棉纱线手套, 500副,计划价¥X/副,来源:需自行联系地方劳保厂或供销社。
另:厂领导特批,需额外采购鲜鸡蛋200斤,猪肉100斤(用于本月劳模表彰会加餐),来源:自行解决(市场调节)。
林阳看得眼花缭乱,心头却渐渐明晰。这份清单,就是计划经济下工厂运行的命脉图!上面清晰地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计划内物资”,如生铁、焦炭、铜棒、润滑油。这些是关系到生产命脉的重要物资,价格是国家严格规定的“计划价”,来源则是指定的大单位调拨或分配指标。采购科的主要精力,就是盯紧这些指标,确保按时、按量、按计划价拿到手!这里面充满了与上级管理部门、调拨单位的博弈和协调。比如那2吨铜棒,后面就标注着“指标待批”,显然是需要去“跑”去“催”的硬骨头。
另一类则是“计划外”或“自行解决”的物资,如劳保手套、鲜鸡蛋、猪肉。这些相对次要或不易纳入计划的物资,国家不管或者管不过来,就需要采购科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市场上想办法。这里面水就深了,价格浮动大(虽然名义上也有指导价,但实际…),来源复杂(地方小厂、农村合作社、甚至黑市),也是最能体现采购员“本事”和“油水”(风险也最大)的地方。
老秦开始详细讲解:
“看这个生铁,县物资局调拨。听着简单,拿着批条去提货就行?屁!”老秦啐了一口,“物资局那帮大爷,脸难看,事难办!批条压他手里十天半月是常事!为啥?等你的‘大前门’开道呢!没点‘意思’,他能给你拖到黄花菜都凉了!耽误了车间生产,板子还是打在你采购科屁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