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百斤?!"李主编惊呼,"现在全省平均才三百多斤啊!"
林阳蹲下身,拨开麦苗根部土壤:"关键是这个——新型化肥。"他悄悄从系统空间取出一小把化肥样品,"我们自己调配的,肥效持久还不板结土壤。"
李主编如获至宝,小心地包起样品:"能大规模生产吗?这要是推广开来..."
"已经在筹建小型化肥厂了。"林阳指向远处一片工地,"省科院提供技术支持,县里批了五万元启动资金。"
这个"化肥厂"其实是他灵机一动的产物——有了系统合成功能,完全可以用一个小作坊做掩护,"生产"出源源不断的化肥。
采访持续到中午,李主编的态度已经从怀疑变为钦佩。公社食堂里,他边吃边记,问题也越来越深入:"林同志,你对当前农村的体制改革怎么看?"
这是个敏感话题!林阳谨慎回应:"作为技术干部,我的任务是把产量搞上去。至于体制问题,相信党中央会有正确决策。"
"说得好!"李主编赞赏地点头,"现在就需要你这样脚踏实地的年轻干部!"
回程路上,李主编已经拟好了报道标题:《科技新星林阳——记一位扎根农村的青年创新者》。小杨在旁边记录,不时偷瞄林阳,眼中闪着崇拜的光。
通过人脉网络,林阳清晰地感知到姑娘日益增长的好感。他有些尴尬地转移话题:"李主编,报道能不能重点提一下县里的支持?特别是周处长..."
"明白!放心!"李主编会意地笑了。
送走省报记者,林阳刚回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是周处长:"小林啊,听说省报要来报道你?干得好!这对咱们县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大有帮助!"
"都是周处长领导有方。"林阳谦虚道,"对了,有个事想请示..."
他将筹建化肥厂的想法详细汇报,特别强调这是"为了更好推广新技术"。周处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答应从地区争取专项经费。
傍晚,林阳正准备下班,小杨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脸颊微红:"林站长,能耽误您几分钟吗?我想...想单独做个专访..."
通过人脉网络,林阳感知到"专访"只是个借口。他正犹豫如何婉拒,突然危机预知报警——办公室窗外有人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