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指令如精密的齿轮般咬合传递。阿米娅指尖在终端上快速敲击,将博士的命令转化为加密数据流,瞬间分发给可露希尔、术士团指挥部以及地下作业区的“薪火”工程分队。主控室内,代表熔炼任务进度的光条亮起,稳定地向右延伸,旁边跳动着预估完成时间和能量产出数字。工厂的喧嚣隔着厚重的合金门板传来,是金属的碰撞、熔炉的低鸣、还有维什戴尔那辨识度极高的、带着爆破硝烟味的粗粝命令声——一切都沿着博士规划的轨道高效运转。
博士的目光从忙碌的监控屏幕移开,落回那份揭示地下空腔奥秘的三维结构图上。那层厚度惊人、强度远超合金的天然矿物穹顶,在扫描图上呈现出一种沉稳的灰白色泽,像沉睡巨兽的甲胄。八十米深的岩层将它与地表工厂隔开,也隔开了莱彻菌毯的窥探和可能来自东北方未知威胁的毁灭性打击。这不再仅仅是一个意外发现的地质空腔,它是一个现成的、坚不可摧的战争堡垒核心,一个足以托起整个据点未来的基石。
“核心地下指挥中枢……”博士低声自语,冰冷的金属面具掩盖了他此刻眼中跳动的精光。他的思维瞬间穿透了眼前的屏幕,延伸向那个已被打通通道、正被工程干员们小心翼翼探入的幽暗空间。
他仿佛能看到,就在此刻,极光正指挥着她的技术小组,用携带的便携式强光灯将那片亘古的黑暗撕开一道道口子。灯光下,是宽阔到足以容纳重型运输车通行的天然甬道,岩壁光滑而坚固,带着莱彻分泌物钙化后特有的奇异质感。空气净化装置低鸣着,驱散着封闭亿万年的微弱尘埃。再深入,便是那个巨大的、如同远古神殿般的空腔本体。想象中,便携式焚尘之炉已经架设在那片富含红石矿脉的东南侧边缘,术士团的源石技艺光辉与焚尘之炉的能量光晕交相辉映,将冰冷的岩石映照得一片赤红。能量读数正在稳步攀升,五万单位的红石储备,正从沉睡的矿石和莱彻残骸中被源源不断地提炼出来,汇入据点那刚刚因大笔支出而略显干瘪的储备池。
但这只是开始。博士的思绪如同高速运转的PRTS核心,瞬间构建出未来的蓝图。
明天,当那支耗费二十万红石巨资召唤而来的罗德岛工程大队——整整两百名经验丰富的工程专家、熟练的技术工人,携带着模块化的重型工程设备、建材打印平台、深层钻探机和大型能量核心——降临此地时,这片深埋地下的空间,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蜕变。
他仿佛能听到重型钻机的轰鸣,它们将不再是小心翼翼地打通两米直径的通道,而是以工程机械的磅礴伟力,拓宽、加固、延伸出数条连接地表工厂与地下核心的运输大动脉。模块化建材将如同流水般倾泻而下,在极光精准的指挥和工程大队娴熟的操作下,迅速构筑起分层的结构:最底层,将是依托天然空腔形状、被高强度合金和工程聚合物进一步加固的巨型熔炼中心,数座乃至十数座大型焚尘之炉将在这里昼夜不息地轰鸣,将掠夺自废土各处的莱彻残骸和红石矿脉转化为据点生存与扩张的血液——红石能量。中层,将是核心指挥区、数据中心(PRTS 2.0的主服务器阵列将迁移至此,获得最坚固的保护)、军械库、源石技艺增幅矩阵以及最重要的——生命维持系统和应急避难所。上层,靠近穹顶的区域,则将建设为生活区、医疗中心、战术训练场以及小型种植园(利用人造光源和源石能催生技术),为据点提供可持续的生存基础。而那层天然的、坚不可摧的矿物穹顶之上,还将铺设多重复合装甲板和能量偏导护盾发生器,将其防御力提升到一个令人窒息的程度。
地表工厂,将不再是孤立无援的堡垒,而是这个庞大地下蜂巢的“出入口”和“火力平台”。地表建筑群将被重新规划,依托地下核心的支撑,向着更广阔的区域辐射。防御工事将依托新发现的矿物特性进行升级,沉寂之墙防御矩阵的节点将深入地下,与核心区护盾系统联动。地表将设立多个伪装成废墟或矿坑的诱敌火力点、快速反应部队集结区以及物资周转平台。甚至,可以预见,利用地下空间的隐蔽性和强大的防御力,地表工厂的一部分可以大胆地转型为更具进攻性的“前线基地”,容纳更多的战斗人员、机动载具和远程打击武器。
这个以地下空腔为核心的立体化据点网络一旦建成,其战略价值将无可估量。它将是:
永不陷落的要塞: 依托深埋地下的核心和天然矿物穹顶,据点拥有了抵抗超规格打击的资本,无论是领主级莱彻的物理冲击,还是未知的规则级能量侵蚀,都将被这层大地铠甲最大程度地削弱。
高效的能量熔炉: 大型熔炼中心将极大提升红石能量的获取效率,为据点的运转、召唤、防御和进攻提供澎湃不绝的动力。
绝对安全的指挥中枢: PRTS 2.0和核心指挥层将处于最严密的保护之下,确保决策链的稳定和信息的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