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昌丞相府的议事厅,气氛比官渡之战前还要凝重。曹操端坐主位,手指轻叩案几,目光扫过在座的谋士 —— 荀彧抚着胡须沉思,郭嘉把玩着酒盏似笑非笑,程昱眉头紧锁如临大敌,而刚从辽东返回的裴潜,则面色复杂地站在堂中。
“你是说,那赵宸不仅不受册封,还反问朝廷要工匠、要硫磺?” 曹操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压。
裴潜躬身答道:“正是。此人言语间对朝廷礼仪颇为生疏,却对格物之术、农桑之法了如指掌。臣在兴元城所见,其学宫教授的‘新算术’‘格物论’,与中原典籍截然不同,倒像是……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郭嘉放下酒盏,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依裴御史所见,此人年纪几何?容貌如何?”
“约莫二十三四岁,身形挺拔,眉目间有股难言的气度,虽着布衣,却不掩锋芒。” 裴潜回忆道,“最奇的是,他左手食指有一道陈旧的疤痕,像是被利器所伤。”
“左手食指疤痕……” 荀彧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震惊,“建安元年,少帝被李傕劫持,宫中旧人曾言,少帝为护传国玉玺,手指被刀划伤,正是左手食指!”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少帝刘辩,汉献帝之兄,被董卓废黜后又遭李傕、郭汜劫持,建安元年在长安宫中 “病逝”,朝野虽有疑虑,却无人敢深究。如今裴潜的描述,竟与少帝的特征隐隐相合。
“文若公未免太过敏感了吧?” 程昱率先反驳,“少帝若未死,为何流落辽东?又为何化名赵宸?再者,少帝自幼习经史,怎会钻研格物之术这种‘奇技淫巧’?”
“世事无常,焉知不可能?” 郭嘉却持不同意见,他走到地图前,指着辽东,“诸位想想,赵宸崛起的时间,恰是少帝‘病逝’之后;兴元城推行的新政,看似与汉室无关,却处处透着对民生的重视 —— 少帝当年在宫中,便常因百姓疾苦而向献帝进言。”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神秘:“更重要的是,那突火铳、佛郎机铳,绝非寻常边将能造出。若没有宫中秘藏的墨家典籍,没有专人指点,单凭一个边地豪强,如何能在短短数年掌握如此尖端的技术?”
荀彧沉吟道:“郭嘉所言有理。少帝被废后,曾被囚于永安宫,那里恰好存放着一部分墨家遗留的器械图谱。若他当年是假死脱身,带走图谱流落辽东,倒也说得通。”
“荒谬!” 程昱拍案而起,“少帝若有复国之心,为何不打出汉室旗号?为何与曹操交易?他若真是少帝,曹操岂能容他?”
这场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夜,众谋士分为三派:
肯定派(以郭嘉为代表):认为赵宸的年龄、疤痕、崛起时间均与少帝吻合,且其推行的格物之术可能源自宫中秘典,主张 “暗中查证,若属实则予以扶持,以牵制曹操”。
否定派(以程昱为代表):认为少帝不可能精通格物之术,且缺乏直接证据,主张 “不必理会其身份,只需提防其壮大,必要时予以铲除”。
观望派(以荀彧为代表):虽怀疑却不敢确信,主张 “暂不行动,收集更多证据,同时加强对辽东的监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