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以身作则,将一位收养的汉家孤女,嫁给了乌桓部落中威望颇高的勇士骨都侯。婚礼当日,赵宸亲自出席,送上丰厚的嫁妆,并当众宣布:“从今往后,汉人与乌桓,就是一家人!”
这一举措,在乌桓和鲜卑部落中引起了轰动。原本对兴元城心存疑虑的部落,开始重新审视这个 “外来者”。
第三步棋,是 “屯垦”。
赵宸从幽州和辽东挑选了一万名精壮农夫,组成 “屯垦军”,在辽西的肥沃土地上开荒种地。这些农夫,不仅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曲辕犁、水车灌溉),还在屯垦区周围建起了简易的村落、学堂和工坊。
屯垦军的待遇优厚:每月有固定的粮饷,开垦的土地三年免税,收获的粮食七成归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屯垦区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还吸引了不少乌桓和鲜卑的牧民,放弃游牧生活,加入屯垦大军。
在政治上,赵宸对三地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设立 “幽辽总督府”,作为三地的最高行政机构,由赵宸亲自兼任总督,下设民政、军事、财政、格物四司,各司其职。
废除幽州旧有的门阀世袭制、辽西的部落酋长制、辽东的豪族自治制,改为 “考选制”—— 无论出身,只要通过算学、格物、吏治三门考试,即可担任官职。
在三地广设学宫,教授汉学、算学、格物之术,学宫毕业的优秀学生,优先进入总督府任职。
这些改革,触动了三地旧势力的利益。幽州的门阀士族、辽西的部落酋长、辽东的豪族大户,纷纷上书反对,甚至有人暗中串联,企图发动叛乱。
赵宸没有手软。他让靖安司暗中调查,将带头闹事的门阀子弟、部落酋长、豪族家主一网打尽,当众斩首。同时,他又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却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充实到各级衙门,向三地百姓表明:“兴元城的规矩,谁也不能破;有能力的人,无论出身,都有出头之日。”
一年后,幽辽三地的局面焕然一新:
互市榷场繁荣昌盛,兴元通宝成为三地通用货币,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通婚的家庭越来越多,汉人与乌桓、鲜卑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一家人” 的观念深入人心。
屯垦区连成一片,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昔日的草原荒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