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量子小学的入学邮戳仪式
2022年秋,7岁的林念沅背着量子书包走进墨源镇量子小学,校门口的银杏树下突然弹出太奶奶的全息影像:"念沅小朋友,你的第一枚校园邮戳藏在教学楼的量子钟楼里。"钟楼的量子钟摆暗格里,躺着枚石墨烯邮戳,戳面是量子计算机与银杏叶的重叠,戳心嵌着颗量子点,点光源与太奶奶剪纸稿里的星光图案完全吻合。
(一)钟楼钟摆的量子共振
念沅将邮戳贴近钟摆,17Hz的共振频率突然响起,投影出1980年太奶奶的小学入学场景。"太奶奶说,钟摆频率=小学生的好奇心频率。"她测算出钟摆周期1.7秒,对应邮戳第17道齿孔,此时钟楼的量子屏幕自动生成邮戳图案,钟摆轨迹与邮戳齿纹完美重合。
(二)量子学生证的邮戳密码
学生证的量子芯片刻着太奶奶的字迹:"密码是念沅的脑电波频率。"沈星河用修表量子镊子调整芯片,测出念沅的α波频率17Hz,对应邮戳密码。学生证打开时,内页掉出祖父的修表日志:"1980年,我给阿沅做了量子学生证夹。"夹子里的齿轮纹路组成邮戳,与眼前的量子邮戳形成共振。
二、量子课堂的邮戳密码
(一)数学课时的量子邮戳
数学课上,念沅的量子课桌突然弹出邮戳模具:"太奶奶说,数学邮戳藏在圆周率的第17位小数里。"她算出π的第17位是2,对应邮戳第2道齿孔。当模具盖在量子作业本上,纸面渗出荷汁,拓出太奶奶和祖父的数学课堂场景,他们的课桌与念沅的同款,祖父的齿轮滚到太奶奶脚边。
(二)科学课上的量子共振
科学课研究量子纠缠,念沅的实验装置发出17Hz的嗡鸣,形成邮戳形状。"太奶奶说,纠缠频率=小学生的探索频率。"实验数据投影出太奶奶和祖父的科学课场景,他们的实验装置与念沅的完全相同,齿轮滚进实验台缝隙,和眼前的画面重叠。实验报告的量子纸显形太奶奶的字迹:"科学邮戳要盖在疑问的缺口处。"
三、量子美术课的邮戳创作
(一)剪纸课时的量子纹样
美术课学量子剪纸,念沅的量子刻刀自动形成邮戳纹路。"这是太奶奶的刻刀。"老师指着刀柄的太奶奶名字缩写。当刻刀划过量子桑皮纸,废料自动拼出邮戳,戳心是枚量子齿轮,齿轮孔里卡着沈星河祖父的修表游丝。教室的量子展柜里掉出1980年的剪纸教案,太奶奶的范画与念沅的作品分毫不差。
(二)3D打印课的量子邮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