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舟 因其在案件中的卓越表现和对“净壤”计划的深刻理解,被调入净蚀中心,成为一名战略分析员,完成了从基层民警到国家卫士的蜕变。
西北的少年天才 拒绝了国外的高薪邀请,加入了国家的“深蓝文库”项目,致力于意识科技的研究。
他们的新生,宣告了正义与坚韧的最终胜利。
净蚀中心内部,“逆模因”滤网的伦理审查仍在进行,争论激烈。 支持者认为这是文明面对认知污染的必要自卫;反对者则担忧这将是思想控制的危险开端。
林建奇没有急于推动,他命令研究继续,但必须找到一种绝对透明、可监督、且权力分散的应用模式,确保其永远不会沦为控制工具。
与此同时,对“归墟”的监测取得了微妙进展。深空阵列捕捉到一系列极其规律的、非自然的低频引力波脉冲,其源头直指奥尔特云深处。脉冲不携带任何信息,只是持续地、单调地重复,仿佛某种巨大存在的心跳。
更令人不安的是,密钥分析发现,这种引力波脉冲的节奏,与“锚点”网络内经过“滤网”处理后的情绪数据流的波动模式,存在一种诡异的负相关。
当“锚点”内部因集体冥想而趋于极度和平时,那引力波“心跳”会变得略微“急促”;当“锚点”内部出现微小波动时,“心跳”反而会“平缓”。
“它…在‘回应’我们?”郑雅萍感到难以置信,“我们的‘平静’,反而让它‘兴奋’?或者说…我们的‘平静’,在它的感知里,是一种不同于‘恐惧’和‘狂热’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这个发现颠覆了之前的假设。“归墟”吞噬的,可能并非特定的情绪,而是集体意识的剧烈波动本身?无论正向还是负向?
这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人类试图通过引导意识走向和谐来自卫,但这种和谐本身,可能同样会被那个存在所“品尝”,只是方式不同。
“重新评估所有策略!”林建奇下令,“我们需要更深刻地理解意识与‘它’相互作用的本质!”
就在这迷茫与探索交织的时刻,那位曾参与“回声”计划、留下剪纸“逆模因”的民间艺术家的孙女,在一次整理祖母遗物时,发现了一本从未示人的日记残本。
日记用一种混合了方言和自创符号的密码写成。经过艰难破译,其中一页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