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改红途

第214章 东宫博弈·棋高一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踩着晨露踏入东宫时,靴底沾了两星青苔。

朱漆廊柱泛着冷光,廊下小太监捧着鎏金炭炉,见我过来便垂首退开三步——这礼数比昨日更周全三分。

"林姑娘请。"引路的内监掀了湘妃竹帘,我抬眼便撞进满室墨香。

太子端坐在梨木雕花案后,案上棋枰落着半局残子,对面原先那几个总爱捋胡子酸文的老臣不见了,换作十位青衫儒士。

其中两个我认得,是书院去年春试里拔得头筹的周先生、吴先生,此刻正垂着眼睛翻书,指尖在《女诫》上轻轻叩着。

"林使臣来得巧。"太子抬了抬下巴,玉扳指磕在棋枰上发出清响,"孤昨日翻了翻书院呈的《劝学疏》,倒想起件事——这满殿新臣,倒有半数在书院挂过教席。"他忽然倾身向前,墨色团龙暗纹的朝服扫过棋枰,"林卿此举,可是意在布控东宫?"

我袖中指甲掐进掌心。

昨日在养心殿,陛下不过对女子科举松了半分口风,太子便急着来探虚实。

可面上仍要笑得清浅,指尖抚过腕间翡翠镯子——这是贾母八十大寿时,我用书院第一期女学生的绣品跟她换的,此刻触手生温,倒像得了半分底气。

"殿下言重了。"我欠身,广袖在地上扫出半道月白波纹,"臣妾不过见市井里许多姑娘捧着《三字经》认不得字,蹲在茶棚外听书却能背下整本《琵琶记》。

想着若能开个书院,让她们也能像男儿般读书明理......"我抬眼直视太子,"至于谁掌权柄,原该看谁担得起这柄。"

太子的眉峰动了动。

案边的周先生突然咳嗽一声,我瞥见他袖中露出半截纸角——是书院上个月发的《算学入门》,边角磨得毛了,显是常翻。

太子的目光在那纸角上顿了顿,忽然笑出声:"好个'谁担得起这柄'。

林卿若愿派十名女官入东宫当值,孤便准你们把'女子参政'写进律例。"

我心里"咯噔"一跳,面上却只作惊喜:"殿下若肯玉成此事,书院上下定当......"

"且慢。"太子指尖敲了敲案上的黄绢,"孤要的是能办差的,不是来抄抄写写的。"

我早等他这句话。

从袖中取出早备下的名单,展开时故意让最上面一页露出"李纨荐"三个小字——李大嫂子管了十年荣国府账房,她挑的人,太子总信得过。

下头压着的"探春筛"却藏在阴影里,三妹妹最会看人心性,那些表面木讷实则机灵的,全在她笔底下筛出来了。

"这是臣妾与几位先生连夜拟的。"我将名单推过去,"头一个是周先生的关门弟子,去年替顺天府算清了三年的河工账;第二个会调香,去年宫里头的沉水香混了杂质,还是她辨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观音从此,不敢看我
观音从此,不敢看我
春秋纷乱,东胜神州傲来国一颗灵石蹦出猴子。秦扫天下,菩萨来到南瞻部洲,扮作渔女普渡。唯一通过考验的却是个蛮横鄙陋死不悔改的丑女。众仙神佛听闻有菩萨度不了的人,还因此嫁给了那丑姑娘,纷纷…
鱿不右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天崩地裂,宿命倒悬。一个现代灵魂,能否在明末的烈火烹油中,挽天倾?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爆炸撕裂苍穹,历史在此拐弯。朱光明魂穿成天启帝襁褓幼子朱慈炅,却发现自己正踩着大明最后一块浮冰——七个月开口唤父,一岁执笔写名,两岁纵论朝局。朝野哗然:太子是祥瑞,还是妖孽?天启八年,这个不载于历史的年份,是金手指的成功?当奉天殿的钟声半夜敲响,历史修正的惯性粉碎所有幻想。三岁太子仗剑立于朝堂,喊出了桀骜的不忿:
独孤世遗
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
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
(年代+军旅+转业+晋升+商业)重回1980年的小山村,考不上大学,做不了生意,想要跳出农门,似乎只有报名参军了。这辈子不求大富大贵,只想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好小日子。…
维斯特帕列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露西娅寒窗苦读十一年,一朝翻车,考上了帝国皇家学校的祭司学院。一个古老的能歌善舞的侍奉神灵的尊贵职业,上一届毕业的学长带着他们的神殿,与旧帝国一起埋葬了几百年。该祭院要求还有点高,想要顺利毕业,才艺和财力缺一不可。没有才艺更没有钱的露西娅:麻了,开摆。于是在别人为了获得神灵的目光,对着神像载歌载舞,铸造金像,虔诚祈祷的时候,露西娅逃课了。她的供桌成了藏二手小说的仓库,她的神殿成了做魔武双修美梦的
道佑君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立君左右,朝夕记注,君举必书,备修国史。万历三年春。内阁首辅张居正复置起居注,命翰林史官轮值兼之。自此——隆庆五年辛未科三甲进士、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张居正最优秀的门生、沈·万历皇帝的一生之敌·念开启了他修撰起居注的史官生涯。……那日,小万历醉酒误经筵。沈念挺胸写道:上醉酒误经筵,太后、首辅怒斥之,言废君主。那月,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搜刮民财。沈念梗着脖子写道:沈念在御前曰:采榷之祸,皆帝之过
上官不水